科学·经济·社会

  • 开展科学经济社会相互关系的研究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代发刊词

    朱宣人;

    <正> 《科学·经济·社会》杂志的问世是甘肃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祝愿它茁壮成长,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建设的基础上的,而“两个文明”的建设又取决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高低。科学发展是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的动力。努力发展为祖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服务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以及研究科学、经济、社会的相互

    1983年01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以改革为动力 努力改变甘肃的落后面貌

    李子奇;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各级党组织坚决贯彻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清除“左”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建设和其它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政治和经济形势越来越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今年以来,省委和各级领导班子带领全省人民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二大精神,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新发展。广大干部和群众对中央的改革方针加深了认识,自觉地在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机构改革、经济改革和其它各项改革工作正在顺利进行。通过几年的实践,广大干部、群众大大增强了治穷致富的信心。甘肃“没治”的悲观论调是越来越少了。

    1983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制定人才优待政策 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施雅风;

    <正> 我国边远地区大体包括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贵州以及四川西部山区、陕西的陕北、黑龙江北部等十一个省、区。这些省、区面积广大,土地辽阔,而人口较少,气候条件较差,科学文化落后,自然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尽管历史上有过灿烂的文化,解放三十多年来也有了很大进步,但和我国东南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志士仁人,奔赴边远地区,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立下了不朽功勋,名彪史册。在解放后的五十年代,有大批干

    1983年0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科学、经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

    吴文遴;

    <正> 关于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密切结合、协调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上不少国家正在探讨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就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研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原理,深刻揭示了自然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联系。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

    1983年01期 9-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马克思主义论自然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萧国亮;

    <正> 关于自然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就已开始注意并且加以研究了。他们对这个问题曾作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的论述。恩格斯1883年3月17日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时发表的讲话中曾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

    1983年01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加快“两西”建设 改变甘肃落后面貌——访甘肃省副省长、“两西”建设指挥部总指挥葛士英

    贾福海;顾永高;

    <正>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在赵紫阳总理主持下,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专门开会,听取了国家计委和经委关于加快甘肃河西商品粮基地和定西中部干旱地区农业建设的汇报。经讨论决定,将河西和定西两地区(“两西”)建设作为专项列入国家计划,每年拨款一亿六千万元,连同宁夏的西海固地区(“三西”),每年共拨款两亿元,连续十年,集中资金,下决心彻底改变这几个地区的农业

    1983年01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 “人才平衡”失调亟需引起重视

    <正> 党和国家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是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科学总结,也是从我们建国以来经济建设中执行的一系列“左”的政策所造成的挫折和教训中得出的正确结论。实际上,这个论断本身就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上最重要的拨乱反正,是指引我们振兴经济、振兴中华,实现2000年宏伟目标的唯一正确的战略决策。近几年我国农业实行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把科技人员当做“财神爷”的原因,也就在于他们掌握了能使农民致富的科学技术法

    1983年01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略论西北荒漠地区的挖潜与利用

    唐少卿;

    <正> 对于西北荒漠地区的潜力探讨,有的人比较悲观;有的人则比较乐观,认为“我们未来的希望在西北”。本文想就这个地区的挖潜与利用问题,谈点浅陋之见。(一)我国荒漠地区的总面积有1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9.8%。其中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的面积有130.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6%。西北荒漠地区面积很大,却是我国各种生态系统中人口最稀少,利用程度最低的生态系统。由于西北荒漠地区的特点之一是干旱少雨,

    1983年01期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开发建设河西的关键问题

    钟兰;建西;

    <正> 开发建设我省的“两西”地区,是党中央对我省经济建设作出的重要决策,也是振兴我省经济、实现农业翻番的一项根本措施。党中央不仅给我们指出了“开发河西、改变定西”即兴河西产粮之利,加快建设商品粮基地;济定西缺粮之苦,逐步还林还草,彻底改变贫困面貌的指导思想,而且从今年起每年将拨出一笔专项建设资金。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如何根据中央的方针政

    1983年01期 28-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论系统的整体性

    邹珊刚;黄麟雏;

    <正> (一)系统作为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要素(部分)的有机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有机的整体性。例如在系统工程中,从目标选择到评介准则的确定,都是建立在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系统整体性作为系统论的基本原则,首先体现在建立系统目标时,要求的系统整体的最佳化。一般作为系统工程和运筹学的模型表达形式V=φ(X_i,Y_j)中,V

    1983年01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9 ]
  • 从土地的沙漠化过程看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史林;

    <正>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及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必备的条件。人类利用大自然所赋于的丰富资源,为自己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与此同时,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破坏了其周围的环境,掠夺式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退化和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就是其中的

    1983年01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0 ]
  • 对能源交通发展战略的几点认识

    马名驹;

    <正> 能源和交通在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属于基础经济部门,是影响和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迫切需要改变我国能源和交通的薄弱及落后状态。把能源和交通作为今后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这一振兴国民经济的重大决策,是有其重要的理论根据的。从理论上加强对能源和交通发展战略的探讨,不断地提高执行党的经济战略决策的自觉

    1983年01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搞好技术改造 加快产品开发

    <正> 我厂是一个生产石油钻采机械和炼油化工设备的专业骨干厂。随着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一九八○年起,国家不再给我厂下达指令性计划,生产任务全部靠自己从市场上承揽。这在机械工业任务严重下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对我们这样一个年产三万多吨产品的万人厂来说是相当困难的。面

    1983年01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学术研究推进社会科学

    纪伟;

    <正> 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基础研究委员会主席R.C.亚当斯,经过两年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很全面的意见。对于这个领域的发展所作的典型调查、合乎规范的检验、发展过程和投票测验清楚地表明,社会科学工作同政府工作、工业事务已交织在一起,变得难解难分了。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K.普雷怀特表明,社会科学工具就像自然科学的工具延长了人

    1983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试论工业改造的梯级性

    周述实;李黑虎;

    <正> 振兴我国经济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战略目标,要依靠科学技术。如何根据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对我国工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其经济效益,是当前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一、工业技术发展的梯级性和技术改造的梯级性工业技术,是指在机器大工业中,用一定的工艺过程、机器设备,在一定的劳动条件和环境条件下,生产具有某种性能的

    1983年01期 47-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水源危机与反渗透技术

    王运天;

    <正> (一)提起水源,人们通常认为那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其实不然。地球上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之七十点八,海洋的总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百分之九十七点二,但海水含盐碱过多,不能直接饮用和利用。陆地上各种水的总量占地球总水量的百分之二点八,但其中大部分以固态的冰的形式存在,目前还不能直接被人们所利用。直接可

    1983年01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对研究所领导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王大政;孙还坚;

    <正>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代表党中央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当前要抓紧的四件工作,第一件就是要“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胡耀帮同志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中也指出,要“改革领导机构和干部制度,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为了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开创科研工作的新局面,做为科研战线的基层单位和科研管理体系中基本组成单元的研究所,当前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根据“管理科

    1983年01期 53-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坚持科学为经济建设服务 努力搞好科技管理工作

    <正>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回、汉、东乡、保安、撒拉等多民族杂居的地区。长时期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文化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影响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在党的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努力学习和实践党的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方针,大胆地对现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使全州的科技工作由被动转入主动,逐步打开了局面。一九七九年以来,先后开展了五

    1983年01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家庭教育关系的调查

    郝临秋;

    <正>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已成为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许多做父母的对这个问题也十分焦虑和耽心。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关系着社会秩序的安定,而且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兴衰。实在是一个亟需尽快研究解决的问题。最近笔者对此问题作了一些调查。从甘肃省近几年的情况看,青少年犯罪是上升趋势。据统计,一九七九年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刑事犯罪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七点六二,一九八○年占百分之六十四点三,一

    1983年01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社会发展

    钱学森;

    <正> 毛主席讲过,人们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社会实践使人们获得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掌握客观世界运动的规律。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会有飞跃。比如,我们祖先认为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转动,叫做地心说。后来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出现了日心说,就是太阳系里的太阳不动,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地球还有自转。这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很大的飞

    1983年01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5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6 ]
  • 重视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统一问题的研究工作

    于光远;

    <正> 在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的过程中,我国学者认为,关于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是应该特别受到重视的问题之一。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尽管发达国家中社会学家们对科学技术发展

    1983年01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3 ]
  • 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决策中的作用

    童大林;杨浚;吴明瑜;林自新;

    <正> 在我国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方针中,特别强调各项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的决策都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因素。这就把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性提到了应有的高度,大大加重了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1983年01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 必须尽快使干部知识化

    马洪;

    <正> 目前,广大干部和青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推动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就必须在加强实践的同时,批判地吸收当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种成果,并尽可能地把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认为至少有两方面的必要。第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

    1983年0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1 ]
  • 按照“四化”建设的要求选拔科研管理人才

    李育兹;

    <正> 科学、技术和管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三大支柱。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管理的水平,而科研管理的水平又取决于管理干部的水平。无怪乎国外有的学者认为,如果说十九世纪是经济学人才盛世的话,那么二十世纪则是管理人才的天下。目前,我们的科研管理主要靠的是经验和行政管理的办法,这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983年01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科研管理必须适应科研特点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王自俊;梁大兰;

    <正> 基础研究是创新知识的活动,以深入探求物质世界和自然现象的本质,扩大科学知识为目的。它的课题选择大都在学科领域的前沿,难度比较大,研究周期比较长,难以受到时间的制约,其成功的机率小,应用的价值和时间都很难预测,一般距应用的时间距离较长,有的可能对实际的应用只有原则性的指导意义,成果的形式为论文或专著,具有潜在生产力,不能马上见效于物质生产,所以,一般不保密,具有学术价值和独创性。有的成果在刚刚出

    1983年01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企业科研单位的管理

    金在淼;

    <正> 目前产业部门的科研机构,按隶属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中央或省市、部、局直属的科研单位;另一种是厂、矿或联合企业所属的科研单位。后者的规模、技术装备、技术水平,一般远较前者逊色。但由于这种类型的科研单位为数众多,且与生产结合比较紧密而成为不可忽视的科研力量。企业所属的科研单位,为本企业的扩建、挖潜、革新、改造进行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确定经济合理、技术比较先进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技术条件等,具有重大作用。

    1983年01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地球科学和社会

    刘茂才;

    <正> 地球科学在近些年来由社会的特殊兴趣,而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学科的范围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海洋学、水文学、气象学和地理学。可以认为它是一门超越各门科学的特殊学科,是把地球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地球科学在解决某些主要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中能起到特殊的作用。人类赖以发

    1983年01期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8 ]
  • 科学教育的目标

    纪元;

    <正> 关于科学教育、数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危机的许多讨论,是用各个人在大学予科和大学低年级对这些学科的志向来表明的。而对于那些能最适合于用目标来表达的特征,即教学经验的质量,人们反而很少引起注意。任何教育都是回答个人能获得经验能力的结果,这种经验提供给个人,而又产生于个人。我们寻求使学生成功的目标是什么

    1983年01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伦理学和生态学

    纪兰;

    <正> 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时期,随着人们经济活动的规模和范围的扩大,需要解决由于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而出现的问题。同样,随着新的技术操作手段的采用和社会——经济的改革,要求人们对于文明价值的理解,也要相应地作出一些现实的改变。人类可感知的自然界,是处于多种多样联系之

    1983年01期 7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名词解释

    涅烽;

    <正> 规划科学是为区别于纯科学而提出来的概念。现在,科学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事实是,科学已不仅起探求未知、积累人类“第二资源”的作用,而且科学已出现了可规划的性质,人们的科学活动已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按规划进行的。在本世纪初以前,科学家要研究什么课题,几乎完全依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一般说

    1983年01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甘肃省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经济协作

    刘显德;

    <正> 党的三中全会后,甘肃省积极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和发挥优势,保护竞争,促进联合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开展省际间的经济技术协作。截止目前,已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经济技术物资协作关系。除天津与甘肃属于对口支援,青海、新疆、宁夏、陕西同甘肃属于西北五省区的区域性协作关系外,还同上海、江苏、云南、四川、河南及重庆市等建立了长期经济协作关系,共签订了九个经济技术协议(纪

    1983年01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9 ]
  • 西北地区经济技术协作联席会议在兰州召开

    刘显德;

    <正> 为了贯彻中央关于改革的精神,开创西北地区经济技术协作新局面,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经西北五省负责同志商定,于一九八三年四月五日至十日在兰州召开了西北地区经济技

    1983年01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学研究会最近成立

    乔永华;

    <正> 在州科委的倡导下,经过几个月的积极筹备,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学研究会于四月十三日正式成立。自治州州长马玉海同志出席成立大会并讲了话。甘肃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甘肃省科学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熊先树同志到会祝贺。会议产生了两个研究会的理事会。推选州委书记单得真同志为州科学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白登

    1983年01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甘肃省举办科技管理干部培训班

    雄文;

    <正> 去年十月至十二月,甘肃省科委委托兰州大学哲学系举办了甘肃省第一期科技管理干部培训班。参加这期培训班的学员分别来自省级厅局和各地(州、市)、县。他们中间,有厅局科技(科教)处、研究所和地(州、市)、县科委的负责同志,有省内农业、工业、商业、粮食、轻工、食品及广播电视等科技部门的管理干部。这期培训班是十月五日开学的,十二月三十日结业。甘肃省副省长朱宣人教授、省科

    1983年01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甘肃省农村中等教育改革座谈会在兰举行

    马永驰;

    <正> 一九八三年四月十八日至四月二十日,甘肃省农村中等教育改革座谈会在兰州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地、州、市负责同志和省级有关部门同志。甘肃省主管文教卫生、科学技术的领导同志主持会议。会议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一再强调,四个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基础在教育;发展经济,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技术。我省贫穷落后,甚至个别地区群众还存在温饱问题。症结在哪里?就是教育落后。有关统计数字就说明了这一点。一九八二年,我省十二岁以上人口中的文盲和半文盲率占全省人口的34.8%,高于全国平均数23.55%。全省

    1983年01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