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经济·社会

  • 守先待后:世纪之交的文化遐想

    郭齐勇

    守先待后:世纪之交的文化遐想郭齐勇一、百年省思20世纪是我国传统精神资源饱受摧残的世纪。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激进主义或其它流派思潮,都把民族的文化视为现代化的绊脚石,不加分析地毁辱传统,极大地伤害了民族精神之根。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之下,中国文化陷入深层的...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儒学历史命运论纲

    袁伟时

    儒学历史命运论纲──从19-20世纪看21世纪袁伟时孔子身后,“儒分为八”,没有统一的儒学,19、20世纪亦不例外。展望儒学未来,应该从儒门各派近200年间在中国的际遇为基础。(一)走向困厄的几条途径儒门盛衰都应“反求诸己”。困厄是沿着千年曲径滑行的...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香港的斯宾格勒:胡国亨与中国对西方文化同化的抵制

    墨子刻

    香港的斯宾格勒:胡国亨与中国对西方文化同化的抵制墨子刻Ⅰ.同化与多元化A·英克尔斯(MexInkeles)等人以各种方式指出,正在现代化的社会与已现代化的社会,不仅在追求物质繁荣所需的工具价值和机构上,而且在各种政治和文化模式上也日趋相似。早些时候,...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7 ]
  • 为认识论的普遍性辩护──多元论述与单一“理性”

    胡国亨

    为认识论的普遍性辩护──多元论述与单一“理性”胡国亨作为元文化模式的文化论述墨子刻先生将我的认识论立场界定为一种乐观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但他将我的文化理论等同于他的论述1,从而与他的论述2相对立,则就完全错了。按照墨子刻的分类,其论述1等同于中国思维...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面向未来的大孔子学说──访胡国亨先生

    面向未来的大孔子学说──访胡国亨先生本刊记者黄:胡先生,在大著《独共南山守中国》中,您对西方文化及其衍生的现代化作了极富深度和尖锐的批判,并且重新诠释了孔子思想。在此基础上,您提出了大孔子学说,相信孔子学说会给予西方文化一个较为清醒而理性的认识,从而...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对自由主义的反思

    关少棠

    对自由主义的反思关少棠近二三百年来,在西方社会的政治体制里,产生了自由主义思潮。迄今,它成了西方政治思潮的主流。在这一自由主义的背后。包含着各种不同的组合或内涵,其中最主要的有民主制度、民权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等。从表面上看来,自由主义及其由此衍生出来的...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9 ]
  • 中国历史上君主专制制度的宗法性特征

    叶娟丽

    中国历史上君主专制制度的宗法性特征叶娟丽在我国,严格的宗法制度虽然在周代以后不复存在,但其“家国同构”的模式和精神却始终贯彻于数千年来的中国传统社会,使得我国历史上的君主专制制度在组织结构和功能方面与家庭─一家族具有某种共同性。这种共同性,从根本上讲...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关于文化讨论的基点问题

    昌切

    关于文化讨论的基点问题昌切一坦率地讲,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在进行文化讨论时总喜欢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或民族化(中国化)与世界化(西方化)的关系上兜圈子。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概念不明和夹缠不清的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或民族化与世界化,如果限制在一个特...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新体新用论

    牛龙菲

    新体新用论牛龙菲一、有关“新体新用”的命题通功易事、传播交流,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所谓“文化”,乃是“人类在生物个体进化、动物社会进化基础上的文明族类进化”。它不仅具有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不同文明耦合共生的特点,还具有文像外化与文脉...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1 ]
  • 批判的武器与批判的目的

    吴根友

    批判的武器与批判的目的吴根友自近代以来,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问题还将继续讨论下去。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中国这样的国度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处理现代社会问题时,我们自然会从自己民...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文化演进与文化对话

    吴荣荃,陈声柏

    文化演进与文化对话吴荣荃,陈声柏对传统文化时代命运的关注,一定程序上反映出一个民族对自身存亡的忧虑。自鸦片战争以降,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因西方工业文明的世界性垄断而被遮蔽。今天,伴随全球对片面追求工具理性所导致的社会畸形发展的反思。以及对人类未来发展道...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先秦儒学的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

    杨子彬

    先秦儒学的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杨子彬今天,人们都在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更应明白,社会科学,特别是哲学,是民族的生命力,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命根子”。科学技术是由人,并且为了人而发明创造、掌握运用的;而人,不仅要有知识技能,更要有思想、有灵魂,要...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管子·轻重》“”的经济意义

    张涅

    《管子·轻重》“■”的经济意义张涅一、“”作为经济基础“”,篆体为“”,现代简化为“谷”。在古汉语中,“谷”、“”不能通用。“谷”是地理术语,篆形作为“”。“”表对峙的山,“”表山间狭长峡地,“”表泉出口,会意甚明。《尔雅》曰:“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当代中国乡村基督徒的人性观

    徐名居

    当代中国乡村基督徒的人性观徐名居本文是在对山东省金乡县基督教发展状况进行长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有关山东省金乡县的历史、地理、经济、人文背景以及1995年以前基督教的传播情况。参看拙作《基督教灵歌中的家庭问题》,《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维特根斯坦论理解与规则

    戚本芬

    维特根斯坦论理解与规则戚本芬维特根斯坦的理解与规则理论对于当代西方哲学,包括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有重要的影响。库恩和他以后的科学哲学,美国新实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都是以维特根斯坦后期关于意义和理解的理论为出发点的;各种反实在论。反基础主义、工具主义和方...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1 ]
  • 知识分子苦思中国现代化出路──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文灼非

    知识分子苦思中国现代化出路──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文灼非四月的北京,介乎春夏之交,但据当地的人说,北京基本上没有多少春天,寒冬一过,天气就热起来,马上有初夏的感觉。今年据说有点异样,春意份外浓,公路两旁的枝杆都盛放着厚实的梅花,粉粉红红,...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第三次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记略

    黄少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第三次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记略黄少华1997年6月14日至16日,由香港中国文化研究基金会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兼评胡国亨“大孔子学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人文科学馆举行,这是...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6 ]
  • 当代中国科技与社会经济互动关系的文化透视──评《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

    马佰莲,马来平

    当代中国科技与社会经济互动关系的文化透视──评《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马佰莲,马来平正如著名科学史家杜石然先生所说,“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是当今东西方汉学家兴趣较为集中的热点之一。”(郭金彬:《中国传统思想史论》,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1页)早在...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6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