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立生
本文在考察了西部区域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现状基础上 ,从创新的角度对西部大开发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若干认识构想
2001年01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2 ] - 姜峰
本文认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益不仅是西部大开发的启动机 ,还是西部大开发的永动机。在西部大开发中是否启用利益机制 ,利益机制运用的得当与否 ,将直接关系到西部大开发的成功与否
2001年01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王旺多,张志祥
本文认为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生态环境退化、经济落后、农民收入减缓、区域差距拉大等诸多制约因素。为此 ,应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 ,通过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小城镇等措施 ,加快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001年01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6 ] - 张茂胜
本文就 1 998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再造河西”的战略决策的意义和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方略重新加以审视
2001年01期 15-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5 ] - 孟舒,李刚
随着加入 WTO步伐的加快 ,我国银行业正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尽管在 1 999年世界1 0 0 0家大银行排名中 ,我国虽有 9家银行榜上有名 ,较前年增加了 2家 ,但资产赢利率却有大幅度下降。国际银行的并购浪潮不断加剧 ,全能化银行已成为未来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将从国际银行的并购与全能化角度 ,分析我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2001年01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8 ] - 田秋生
入世后为什么会有机遇 ,有哪些机遇 ;为什么会有挑战 ,有哪些挑战 ;怎样利用机遇 ,如何迎接挑战 ?这些都可以从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中找到答案。竞争程度加剧是入世后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总的影响 ,但不同行业所受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 ,农业、汽车业和金融业可能是受冲击最大的行业
2001年01期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5 ] - 卢长利,唐元虎
创业投资公司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她的巨大魅力就在于风险。本文在分析创业投资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各阶段投资中隐含的期权思想
2001年01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56 ] - 秦陇一
:甘肃名牌战略的基本现状是 :起步较晚 ,起点较低 ,缺少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相当影响的国家级名牌 ;行业分布不合理 ,对全省的经济带动、辐射作用有限等。甘肃应该抓住当前实施名牌战略的大好时机 ,拓宽思路 ,通过深化改革、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充分发挥省内人才资源的作用等途径 ,加快甘肃名牌战略的步伐。
2001年01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7 ] - 贺爱忠
目前制约第三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结构问题。要通过体制改革、发展新兴第三产业、确定各地发展重点、合纵连横、扩大对外开放等途径 ,优化第三产业结构
2001年01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73 ] - 王荃
:债转股是我国投融资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 ,本文分别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国有企业、国家财政等角度分析了债转股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国家资产流失风险 ,并提出一些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措施建议
2001年01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郭全中,傅晨
我国水资源存在着总量短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这不仅制约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 ,也制约着我国城镇化进程 ,更是制约着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因素。为了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就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2001年01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8 ] - 杜珏,李世龙
:建立有效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合理的激励机制是通过企业家选拔的市场化、企业家年薪制、股票期权等途径建立的
2001年01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7 ] - 何欣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国有企业一定要把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提高到与企业经营机制转变、企业战略制定、组织结构调整同等的地位上来。企业领导人应及时转变旧的人事管理观念 ,建立全新的、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现代企业的发展动力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人才 ,国有企业 ,特别是西部地区国有企业的自身特点已决定了 ,其人力资源开发必须眼睛向内 ,在企业内部积极开发、培养、妥善使用人才
2001年01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3 ] - 戈银庆,蒲继生
本文从目前我国改制企业中构筑企业家队伍的重要性出发 ,简要分析了企业家应具备的能力以及目前我国企业家培育和发展状况 ,并提出改制企业构建企业家队伍的政策建议
2001年01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钱兆华
本文从系统论原理出发 ,论述了经济体制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其内部结构、功能和运作方式都必须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相适应、相协调、相匹配。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必须对其他社会子系统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 ,决不能让经济体制和其他社会体制之间的“错位”长期存在下去
2001年01期 54-5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 李印生,黄应堂,蔺怀明,张戎
作者对全军部分军医学院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督导 ,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 ,对其优势项目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行了系统介绍和评述
2001年01期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4 ] - 匡跃辉
本文在分析世界上若干著名跨国公司的科研、经营、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跨国公司与科学技术及经济业绩的关系
2001年01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张彩丽
本文依据中俄双方经贸合作中关于合作开发石油天然气的有关意向 ,分析和评价了此项合作的三个方面的意义。从中俄经贸关系对俄罗斯和对中国的经济利益方面分析了中俄合作开发西伯利亚与远东石油天然气是双赢战略
2001年01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胡兰玲
在现实生活中 ,非婚生子女较之婚生子女的地位和待遇相差甚远 ,非婚生子女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对非婚生子女的权益状况及保护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来探讨如何通过具体的法律措施对非婚生子女进行保护
2001年01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6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35 ] - 杜培,荆红
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印记的民族特色 ,是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对传统人际关系的总体延续和部分演变是其重要表现
2001年01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7 ] - 李宝刚
本文以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为事实 ,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当代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方式
2001年01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刘新慧
自苏格拉底的“自知自己无知”和“把生命视为死之准备状态”之后 ,代表生命意志力的古希腊悲剧精神消逝了 ,继而出现了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和近代的理性主义 ,人的本能、意志力和创造力丧失殆尽。 1 9世纪后半叶的德国思想家尼采以其“重新估价一切价值”和“超人”打碎了统治欧洲近两千年腐朽的道德文化 ,开始了继文艺复兴和法国启蒙运动之后对上帝的第三次征伐
2001年01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