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飞亮;张卫明;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西北地区能源储备量相当丰富,其产量大于消费量,西北地区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比较西北地区和全国的能源生产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得出西北地区能源贡献度呈增加趋势。我国战略能源政策的选择,一是降低能耗,节约利用;二是提高我国能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大举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持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08年03期 No.112 3-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0 ] - 郭新华;毛凌琳;伍再华;
教育消费已经成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生活统计资料,比较分析了西部地区各省的教育消费水平,探讨了甘肃省教育消费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教育消费的政策建议。
2008年03期 No.112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0 ] - 张海钟;安桂花;赵文进;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男女双性化人格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甘肃河东河西居民进行心理差异调查,结果发现:(1)城镇和农村居民心理健康9个因子上的检验结果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农村居民。(2)城镇和农村居民在女性化上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城镇女性化的比例显著地高于农村女性化的比例;(3)城乡居民社会支持在客观支持分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上无显著差异,但在总分和主观支持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导致这些结果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
2008年03期 No.112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57 ] - 倪志凌;谢金静;
本文在产业转移背景下,从生态环境角度对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七个反思,认为在缺少天时、地利和人和的情况下,不能对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抱以太大的希望。在产业转移背景下如何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西部大开发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相关的措施主要是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产业壁垒和进行生态移民。
2008年03期 No.112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6 ] - 冷志明;易夫;
打破毗邻民族地区按行政区域配置资源和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据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强毗邻民族地区经济合作,有利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文章分析了毗邻民族地区经济合作的历史沿革、目标和取得的成效,提出了推动毗邻民族地区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2008年03期 No.112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6 ] - 樊卫宾;史小宁;
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后,我国尽管在发展小城镇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作了积极的探索,但总体上由于制度供给不充分及安排上的不尽合理,目前仍然面临着较多问题。从制度分析的角度出发,本文认为制度创新对小城镇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要用制度规范小城镇建设,使其在良性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消除城乡二元分化,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2008年03期 No.112 22-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8 ]
- 方厚升;
辜鸿铭曾享誉德国,对德国也情有独钟。他反复征引歌德作品,大至政治立场和社会前途,小到生活的智慧,都在歌德处寻求印证,力图在歌德观念和儒家学说间建立对等关系。在他看来,歌德就是欧洲的孔子,歌德的人格魅力和道德理想才是欧洲的精神归宿。
2008年03期 No.112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2 ] - 黄家瑶;
慈善文化是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心理积淀。慈善文化影响慈善事业的发展程度和路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慈善文化相对不足,慈善事业处在起步阶段。从思想渊源、生成基础上对中西方慈善文化形成发展轨迹进行追溯和比较,旨在构建一种古今贯通、中西汇聚、博爱宽厚的适合我国社会转型需要的慈善文化核心价值观,使其在缓解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社会良性运行中发挥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
2008年03期 No.112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7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58 ] - 张崇琛;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地域偏见,而这种偏见又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形成,"宋人"现象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今日社会对河南人的歧视正是承此而来。至于其形成原因,则除了种族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外,也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有关。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消除传统文化中的地域偏见。
2008年03期 No.112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9 ] - 丁淑琴;
别尔嘉耶夫是20世纪初俄国著名的侨民哲学家,对俄罗斯文化有深入研究。他通过对"民族性"这一概念的阐述,分析了俄罗斯弥赛亚意识与民族主义的特点,一分为二地剖析了19—20世纪初俄国的主要社会思潮,进而表明了自己文化思想的基本取向。深入研究别尔嘉耶夫的文化思想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民族文化多元化这一客观事实,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也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俄罗斯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未来。
2008年03期 No.112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4 ]
- 曾小龙;吴昌南;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LI)经历了三次显著的完善:一是针对学术界对OLI批评的完善,主要反映在OLI分析范式中动态化方面;二是针对近二十年来经济全球化对OLI进行扩展;三是最近几年邓宁将制度作为重要的因素纳入OLI分析范式。三次完善增强了OLI分析范式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解释力。
2008年03期 No.112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62 ] - 侯典芹;
在《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这两篇著作中,不仅体现了色诺芬的经济思想,而且反映了他在管理方面的才能。尽管色诺芬的经济思想主要是以家庭经济为背景,但他的管理思想却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既有宏观的描述,又有微观的分析。他的管理思想中已经闪现出现代经济管理思想的萌芽。
2008年03期 No.112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9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6 ] - 寻舸;
在20多年的发展中,外资对我国加工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外资对我国加工出口贸易表现出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针对我国加工贸易中外资的贡献与负面影响,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008年03期 No.112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3 ] - 张秀敏;
目前环境管理成为对所有人类显著影响环境行为重要的控制手段。当前企业实施的ISO 14001:1996和生态管理与审计方案(Eco-management and Audit Scheme,EMAS)均没有对执行环境控制的程度、所采取的方法以及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标准的评价,无法全面评价环境业绩。本文认为环境管理体系应作为企业环境业绩的指示器,基于当前环境管理体系BS EN ISO 14001:1996和EMAS 761/2001 EEC的标准及其发展,探讨了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导方针及其改进方向,引入质量奖励(Quality Awards)方法作为划分环境业绩的概念框架。
2008年03期 No.112 54-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5 ]
- 李琼;
本文通过研究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存在的问题,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的格局变化,进而提出我国社会管理发展的对策性思路和阶段性战略。
2008年03期 No.112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7 ] - 贺小刚;陆一婷;
本文基于社会调查的数据将公司社会责任界定为客户利益、员工保健、社区发展、环境保护、内部治理、产品质量和员工发展七个方面,这些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将受到公司所有制性质、企业寿命、企业规模、企业所处的行业等因素的影响。公司社会责任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它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和社会效应都具有显著的作用,尤其是对社会效应的贡献更加明显。公司社会责任的不同因子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贡献最大的主要是环境保护、客户利益、员工保健、内部治理、员工发展,并且这些社会责任因子的作用主要的是体现在企业的非财务价值方面,而不是财务价值的创造。
2008年03期 No.112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8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70 ] - 雷玉琼;
任何经济行为都嵌入在一个主要由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结构中,政府和市场的资源配置行为及过程也是如此。基于社会网络与政府和市场资源配置方式的关系,即政府和市场嵌入在社会网络中并受其影响和制约,社会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资源流动的方向及效果,本文从市场交易网络、价格、行动者的市场竞争力三个方面分析了社会网络对市场机制的影响,探讨了社会网络对政府资源配置行为的积极促进和消极阻碍。
2008年03期 No.112 70-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44 ] - 杜生一;
本文将藏区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从耗散结构理论出发,认为应选择教育作为藏区系统中的特定参量优先加以促进,使其向阀值发展,从而促进整个藏区向现代化发展。本文同时论述了促进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2008年03期 No.112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李林;夏冬冬;
我国的孵化器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拟通过SWOT分析我国孵化器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展的机遇和威胁,提出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战略发展选择.
2008年03期 No.112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1 ] - 熊鸿军;李再跃;陈香;
生产率与生产力等概念存在着长期混用或误用的现象。本文通过大量文献研究,清楚地界定了生产力与生产率、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等易于混淆的概念,并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本文还就生产率理论和实践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2008年03期 No.112 80-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5 ]
- 郑晓松;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聚焦于公共领域的第三种历史形态——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特别是政治公共领域,私人自主性决定它必须按照民主的原则和机制组织起来,但这是一种以论辩和批判为核心的话语民主,公共性原则是公共领域民主要素的集中体现。
2008年03期 No.112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9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55 ] - 吴炜;夏银平;
在20世纪50年代,弗兰克率先在科学哲学界提出了类似于后来出现的"历史主义"的一些观点。虽然属于逻辑实证主义阵营,但他的视野不像一般的逻辑实证主义者那样狭窄,只注重对科学进行逻辑分析,而是在进行逻辑分析的同时,也重视对科学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发展的考察。早在维也纳时期,弗兰克就已经开始从较为广阔的视野来研究科学哲学问题,后期的工作则更加接近历史主义学派。因此,可以认为,弗兰克在科学与哲学之间初步架起了桥梁。
2008年03期 No.112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 ] - 卢少鹏;杨芳;
亚当.斯密从研究人性入手,认为人类本性之目标有六个:自保、种的繁衍、秩序、幸福、种的完善以及自由。以此为理论预设,斯密对未来理想商业社会进行了勾勒,借此批判他所处的西欧社会之弊端,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斯密理想商业社会旨在实现人的幸福和自由。在这里,幸福与自由被赋予特定的内涵,这一内涵标志着斯密摆脱了后人给他贴上的标签:追求一种简单的布尔乔亚式的理想社会。
2008年03期 No.112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2 ] - 阎静;刘静静;
20个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就将环境与安全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并产生了"环境安全"这一术语。从冷战时期到冷战结束至今,"环境安全"研究历经四代。前三代的研究主要关注环境问题与传统国家安全要素的联系,而在冷战后兴起的第四代则更多地从非传统威胁的角度来考察。目前对于"环境安全"概念的内涵仍然缺乏统一的认识,研究还在继续。但这一概念已逐渐为各国、国际社会和其他非行为主体所接受,而且形成了一定的机制和规范,甚至已被列入一些国家的安全战略。进入21世纪,对"环境安全"的研究将在非传统安全研究的框架下继续深入。梳理回顾国外"环境安全"理论能为我国该方面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2008年03期 No.112 97-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5 ]
- 胡峰;唐海燕;关涛;
烟草企业的商标是品牌战略的核心要素之一,具有宣传上的巨大经济价值。由于常规宣传途径的受限,烟草企业难以拓展自己的企业形象。更严重的是,商标抢注已经成为一些国外企业的所谓"反倾销"手段,某些国外企业通过在其境内注册中国品牌的商标来制造贸易壁垒,以此阻挡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其应对措施包括:继续巩固我国烟草企业在国内的优势地位,加强国际注册,实现全球布局,多渠道联动解决商标被恶意抢注问题,开展防御注册,打造监测体系。
2008年03期 No.112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 ] - 高凛;
绿色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一种新的非关税贸易障碍。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对人类有益,又随时都可能成为发达国家限制进口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贸易保护措施,这对我国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正视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正视环境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充分认识到我国在环保与贸易之间法律协调的欠缺,趋利避害,将环境措施的贸易影响纳入环境立法中,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并合理利用绿色贸易壁垒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我国在发展绿色产品、改善环境管理制度的同时,应尽快完善国内有关贸易与环境立法,构筑我国完善的绿色贸易壁垒法律体系,促进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
2008年03期 No.112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8 ] - 贾敬华;
满意的规则来自于完善的立法程序,而满意的判决则来自于完善的司法程序。程序之所以在法律制度中占据支配性地位,是由于其蕴含的对话机制能够满足解决多元价值冲突的正当性需求。因此,以对话的运行为核心健全司法程序的总体结构,是推动判决层次升级的最佳选择。
2008年03期 No.112 112-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6 ] - 苏建;
技术法律控制已经成为STS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现代技术法律控制过程中与其他控制手段合作的必要性,从技术市场法则、技术政策、技术伦理法律化的条件、内容和限度等方面,提出了市场法则、政策以及伦理对技术法律控制的强化对策。
2008年03期 No.112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