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书生;王旭;王宽;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精髓,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特征包括:鲜明的时代特色、立足现实的实践性、显著的创新性、坚持自力更生的自主性和为民、利民的人本性等。
2013年02期 v.31;No.131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97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4 ] - 曹艳春;王建云;汪婷;吴蓓;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老年人可以与家庭成员、社会化养老机构、国家等建立交换关系,以社会交换方式获得长期照护服务。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社会交换安排,认为老年人可用于社会交换的资源包括劳动收入、给予子女的无偿服务、给予社会的志愿服务、给予国家的税收或社会保险费、可与国家进行交换的特殊价值和可用于交换的商业性资产。老年人社会交换方式包括家庭内部交换、社会性交换、制度性交换和志愿性交换。建议国家对各种交换方式进行监督管理,提高社会交换质量。
2013年02期 v.31;No.131 17-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下载次数:1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60 ] - 张斌;
早在康德把理性与自由视为现代性之纲领后,黑格尔在对现代性的查审与辩护中已开始了现代性批判,并由此引发了现代性形而上学批判之源流,这种潮流以尼采为转折点,其后以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批判为高峰。梳理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现代性批判对于理解和把握作为哲学意义上的"现代性"概念尤其重要,其中立足于本体论的追问则是基础。只有找准现代性存在的本体哲学基础,才能做到批判有的放矢,从而建构出一种现代性批判的新式样。
2013年02期 v.31;No.131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李旭然;
理学开创者之一的张载,非常重视"诚"。在张载的思想体系中,"诚"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含有认识论意义的"穷神知化"、"穷理尽性"的命题相联系,因此,有必要对"诚"在张载思想体系中所具有的认识论思想进行考察,以使"诚"的意义更加明朗。
2013年02期 v.31;No.131 28-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王帆宇;朱炳元;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公民实现政治参与提供了重要平台,基于这种空间所诞生的新型公民政治参与,提升和拓展了政府善治的范围与层次,推动了公民治理主体意识的提升,强化了对政府施政过程的监督。同时,网络政治参与的迅速崛起,也给政府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为此,需要提升网络主体自主表达与自我规避的政治参与意识,需要实施公开、透明、包容、高效的互联网管控方法,需要搭建起政府与社会公众互联网合作共治的互动平台。
2013年02期 v.31;No.131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55 ] - 肖朗;
柏拉图首次提出了"什么是美"的问题,从此拉开了西方二千多年来对美的本质问题的追问史,但是到了海德格尔这里,美的本质这个问题被消解了,也就是说美是自身生成和显现的,美自身以自身作为根据,而不是被另外的东西规定的。西方传统美学的根本特征是理性,现代美学的出发点是存在,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在对传统的反动和超越中大大推动了现代美学的发展。
2013年02期 v.31;No.131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8 ] - 王彦雨;
介入策略使STS获得了进入科学活动"现实之轨"的能力,而不再是外在于科学世界,从而在文献分析、理论建构等传统方法之外获得了一种研究科学活动的新方法。随着STS的规范转向,STS介入策略被赋予新的内含——"社会行动力"概念被引入。规范转向与境下STS介入策略的场域参与范围、社会期望、角色扮演、介入模式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也面临"认同不足"等新挑战,文章分析了这些挑战产生的原因,并对STS介入策略的未来发展路径进行了展望。
2013年02期 v.31;No.131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陈鑫;
佛教唯识学与胡塞尔现象学在诸多方面可以展开比较。比如在探讨意识和对象的关系方面,唯识学主张通过唯识无境之理来证悟唯识相和唯识性,胡塞尔主张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来描述意向性关系。唯识无境和现象学还原这两个命题具有共同的论证思路,但在内容和立场上,二者有较大差异。本文尝试对这两个命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论述和比较。
2013年02期 v.31;No.131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7 ] - 胡文宁;
礼制具有强化政治秩序、影响政治意识的功能,故王朝统治者常以调整礼制内容来满足政治需要。通过对礼制与政治互动的考察,可以更好地理解礼制变化的原因,并以此管窥当时的政治形态。宋朝开国伊始,管仲在武成王庙中的陪祀地位骤然上升,并在随后的时期不断得到巩固。宋廷改变这一礼制内容的目的,在于以管仲的事迹及治国思想来为本朝所推行的各项国策提供支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代不同于前朝的政治意识和价值取向。
2013年02期 v.31;No.131 50-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4 ] - 朱军;
从二程的洛学到陆象山的心学,谢良佐、张九成起了很重要的过渡作用。谢良佐继承了二程天理观;另一方面又有所损益,尤其是发挥了二程中的心学因素。张九成在谢良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心与仁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将心提升到本体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二人对待禅学的态度,也影响了他们心学思想的程度。谢、张二人从本体中的心学因素立论,在心上试图构建一个宇宙的理论体系。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心本体的概念,但是他们的思想却被后世陆九渊、王阳明所继承发展,事实上为心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13年02期 v.31;No.131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4 ] - 申超;
苏武作为一位西汉时期的伟大历史人物,继承并发扬了中国思想文化中的慎独精神。苏武慎独精神的形成有其深厚的思想与实践基础;他不惧匈奴统治者的威逼利诱,与之进行顽强的抗争,不仅体现了他具有忠君爱国的思想品质,更具有内外如一,严于自律,坚守使命,视死如归的慎独精神;苏武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得到后人的继承与发扬,并融入于中国思想文化之中,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3年02期 v.31;No.131 59-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7 ] - 袁岳;沈尚武;
价值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是普遍价值与特殊价值的统一体。同时价值也具有历史性,在人们不同的历史实践活动中,会形成不同的历史价值,从而体现为普遍价值与特殊价值也具有不同的历史性。再进一步分析,普世价值对一个具体的民族来说,其民族的传统价值具有普适性与特适性特征;对全人类来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的传统价值又具有普世性与特世性特征。总之,普世价值体现为历史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特征,不能把普世价值扩大化、脱离实际化,也不能把普世价值否定化,二者都是错误的看法。
2013年02期 v.31;No.131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1 ]
- 王保林;詹湘东;
都市圈创新系统的知识管理模式必然区别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都市圈创新系统中知识管理的相应规律和演化路径可以对都市圈创新行为、创新能力进行全新梳理和解释提供理论支持和分析框架。在界定都市圈创新系统知识管理机制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知识管理机制模型,剖析了知识创新机制、知识传播机制和知识扩散机制等三大机制的内涵。研究表明,知识创新机制是知识形成的螺旋型累积结构,知识传播机制可以优化知识共享和知识学习的效果,知识扩散机制服务于知识交易和应用。
2013年02期 v.31;No.131 67-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曾晓玲;
当代中国消费结构的演变是复杂的,导致消费结构演变的因素多种多样,既有影响其突变的外部动力,也有决定其变化不息的内部动力机制,消费结构变迁的技术逻辑和社会逻辑构成消费结构变迁的内部动力。处于工业化时代的当代中国,消费的技术逻辑占主导地位。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的社会逻辑对消费结构变迁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代中国消费结构的变迁是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共同演绎的结果。
2013年02期 v.31;No.131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4 ] - 顾微微;
农民工普遍自身素质不高,而目前很多企业用工不规范,社会保险不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缺失,这些因素造成了农民工就业的障碍。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和社会管理的主体,在扶持农民工就业中仍存在不足之处。政府应正确定位自身角色,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公共政策支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投入,从被动管理走向主动服务。
2013年02期 v.31;No.131 76-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9 ] - 高云虹;周岩;
作为一种稀缺的经济资源,空间及其优化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述已有研究,市场和政府是优化空间结构的两种主要力量;空间优化同时受到要素流动及其累积效应、技术进步及其溢出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转移、制度变迁及其扩散效应等不同因素的影响;空间优化的路径选择表现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
2013年02期 v.31;No.131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7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55 ] - 马智利;刘姣姣;马敏达;
我国城市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基于我国特殊的城乡土地二元制结构,城市化发展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如城市人口增多,房价过高,地价过热,这就给城市人口带来了住房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力建设保障房刻不容缓。而以传统的国家征地补偿模式解决规模日益增加的保障房建设用地问题已不能满足保障房建设要求,因此,本文结合我国现在土地利用情况探讨采用联合产权模式建设保障房,即在农村集体用地上建设保障房,探讨联合产权模式建设保障房的具体实施路径,设计参与主体及在其中承担的责任,确定收益分配,以期为用地紧张的城市发展保障房有所帮助。
2013年02期 v.31;No.131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7 ] - 陈岩;宋红敏;
发展消费信贷的正确思路是提升有信用能力消费者的信用消费意愿,一般认为信用消费意愿主要取决于信用态度,信用态度又会受到消费者所处的亚文化群体的影响。本文以年龄作为亚文化群体划分依据,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消费者信用态度进行世代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世代的信用态度和消费信贷行为有显著差异,从整体趋势上看,年轻人有更为积极的信用消费态度和更多的消费信贷行为。但是,世代与信用态度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这说明除了年龄外,还有其他因素在影响信用态度的变迁。
2013年02期 v.31;No.131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4 ] - 马龙泉;辛江龙;
高等教育办学经费不足一直是高等院校面临的普遍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快速发展及壮大。尤其是地处于相对落后的西部高校,办学资金短缺问题就显得更加明显了。本文通过大量文献及实证数据,对我国西部地区高等院校的办学经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掌握了造成西部高校办学经费困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高校筹资的一些办法和措施。以期对高校筹资的理论及实践方面有所贡献。
2013年02期 v.31;No.131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顾书桂;
住宅商品化并不能解决中国的住房问题。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内在规定性使工薪阶层的工资不足以覆盖商品化住宅的所有权价格—绝对地租,只能覆盖商品化住宅一定时期使用权的价格—土地租金。中国住房问题起源于住宅商品化,但劣质土地财政恶化了中国的住房问题。住房限购不能降低房价,更不能解决住房问题,它是对劣质土地财政的妥协,因而具有过渡性。住宅限购终将会取消,并被其他住宅市场宏观调控措施取代。
2013年02期 v.31;No.131 102-10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9 ]
- 魏军梅;
《威尼斯商人》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莎士比亚对那个时代威尼斯法律和法律事件独特的理解。剧中蕴含了契约神圣、契约自由、法律至上、公平正义、保障人权等法律理念。这些法律理念值得法学研究者从中深入发掘和研究。
2013年02期 v.31;No.131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下载次数:1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9 ] - 刘利平;
合理预见规则对于解决违约精神赔偿范围和程度难以确定可能导致的有失公允问题,衡平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纠纷中的利益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中的合理预见应遵循"违约人与受害人双主体承担预见义务"、"预见义务的时间界定为违约之时"、"以理性第三人认识作为预见标准"、"预见内容限定为损失的原因、种类和范围"、"预见程度仅作为故意违约情形下的例外要求"等特殊法则。
2013年02期 v.31;No.131 112-11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9 ] - 余丹;
发票功能的异化不仅表现在发票功能本身的异化,还表现在发票功能之间关系的异化上。发票功能的异化源于政府"全能型"发票管理的立法目的。"全能型"发票管理是借助于发票内涵的政府识别模式实现的。发票的政府识别模式对发票形式性的特别关注,激发了发票交易系统脱离经济交易系统的独自运作,开辟了基于虚构交易的无限造假的空间。解除"全能型"发票管理的立法目的,恢复发票内涵市场性确认的本来历史面目,才是发票功能协调化发展的根本。
2013年02期 v.31;No.131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48 ] - 邓小兵;朱秀亮;冯渊源;
对网络广告的行政监管,既具有一般行政行为的普遍共性,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本文试图通过对网络广告行政监管具有普遍性的基本原则(正当性原则、法定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出发,探讨其监管过程中的特殊性,从而利用广告法的修订契机,指导具体监管制度的重构。
2013年02期 v.31;No.131 121-12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49 ] - 刘斌斌;郭秀峰;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兰州大学作为全国首批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结合我国当前法学教育实际情况,总结我校教学改革经验,对法学专业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改革。改革内容涉及到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课程体系的优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教学理念的转变、课程评价考核体系的更新,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以期破解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难题,提高我国法律人才培养质量、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及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战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校高质量法律人才的迫切需求。
2013年02期 v.31;No.131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5 ] - 刘步青;
3D打印技术如今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设计、医疗、个性化设计等领域,而且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然而3D打印技术本身蕴含着一定的内在风险——知识产权、危险物品以及人类伦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国家与社会在鼓励、资助3D打印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应当及时、审慎地制定或修正相应的政策限制与法律规范,将3D打印技术限定在合理的、不至于威胁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范围之内,使之更好地造福于全人类。
2013年02期 v.31;No.131 130-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下载次数:2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82 ] - 袁忆;
根据联合国1999年12月27日的决议,将每年的11月25日定为"国际消除针对妇女暴力日",并请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举行相应的活动来提高民众对此问题的重视。这些,都说明了"反家庭暴力"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国家已经陆续出台了反对家庭暴力的单行法规,并规定了很多相应的措施。但是在我国,却仍然还没有相关的反家庭暴力的单行立法。然而,中国各种家庭暴力的有增无减的现实情况急需这部法律的调整,在此情况下,有必要对将来的《反家庭暴力法》加以讨论,并对其中可能涉及的国际元素加以研究。
2013年02期 v.31;No.131 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4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6 ]
- 曹陇华;张梦寒;张敬;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提出的"风险社会"概念如今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以工业化为动力的现代社会在带给人们更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风险。一些组织以风险应对为主要职能,为用户提供风险预警、应对和处理等服务,这类组织被称为风险应对组织。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介作为一个开放、多向、由用户自己生产内容的传播平台,在本世纪末蓬勃兴起。本文通过分析风险社会条件下的风险应对组织与社交媒介的关系,探讨提出组织与媒介正改变以往使用者与传播工具的简单关系,逐渐形成媒介决定组织可以传播信息内容的情况,并为社会中的信息流动提供了新的框架。
2013年02期 v.31;No.131 138-14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0 ] - 潘从义;
本文以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成因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组织行为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提出基于和谐校园文化背景下非正式组织成因的三个假设。通过对四省21所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相关结论。针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成因,提出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发展人角度,加强非正式组织的教育管理。
2013年02期 v.31;No.131 14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6 ] - 余建华;
社会心态是一个重要但成果累积不多的领域。经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国内社会心态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发现:1.社会心态的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精致,社会心态的测量指标体系也尚未达成共识。2.在共时态的社会心态研究中,基于实证资料的全国性社会心态研究较少,纯理论性的思考居多;相对于其他群体,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受到较多关注;围绕某些重大事件或社会热点现象所引发的社会心态问题开始被纳入研究者的视野。3.历经三十多年的社会变迁,中国人的社会心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得更加开放、多元、成熟和理智。
2013年02期 v.31;No.131 148-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1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8 ] - 邰鹏峰;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融入成为浦东社会转型非常迫切而重要的问题。浦东在推进社会融入的进程中,大力探索以丰富文化生活为纽带、以文化认同为导向的社会融入工程,在语言的认同与学习、生活方式的认同与效仿、价值观的认同与迁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形成了以丰富文化生活为纽带的社会融入模式。
2013年02期 v.31;No.131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2 ] - 毛栋英;苏兰花;
社会转型给基层管理体制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改革的契机。近年来浦东在街道管理模式方面开展了创新性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管理+小区自治+社会参与"的治理格局。随着浦东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要实现社区共治,从善政走向善治,需要从深化区域化党建、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组织架构以及强化小区自治功能等方面加以推进。
2013年02期 v.31;No.131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9 ] - 杨晓龙;李彦;
利用"烟台市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与生活状况调查"的数据,分析了烟台市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并以其影响因素建立了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发现,选择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成倍增加。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对老年人的养老意愿有显著影响。月收入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2013年02期 v.31;No.131 160-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10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7 ] |[阅读次数:89 ] - 郑晓松;
技术概念的复杂性是导致自主论和建构论纷争不断的根本原因,对技术本质的理解必须区分哲学语境和社会学语境。反思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既要立足于历史的维度,同时要顺应技术哲学当下发生的"经验转向"。
2013年02期 v.31;No.131 16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9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4 ] - 赵志业;
学习道德模范常态化是事物发展状态和存在状态的有机结合,以雷锋为例,它是"知雷锋→学雷锋→是雷锋"认知发展维度、"政治雷锋→生活雷锋→政治雷锋"内容发展维度、"运动式、简单化学雷锋→制度化学雷锋→自觉学雷锋"实践发展维度的辨证统一。学习道德模范常态化是雷锋精神的历史生成性和现实生成性的统一,是对人的幸福与人的本质、价值之间关系的科学诠释,是雷锋精神的存在环境和个人实践的交互过程和结果。学习道德模范常态化须从创新教育内容、丰富活动载体、建立长效机制着手,确保学习道德楷模活动健康有序发展。
2013年02期 v.31;No.131 170-173+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0 ] - 马争朝;王雄伟;
本研究从村民劳力互助的理论视角出发,利用2012年"甘肃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管理创新研究"课题组在甘肃陇西县所收集的调查数据,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近5年来帮别人建房的次数、村别、建房前三年年平均收入和一起居住最年长儿子的年龄四个变量进入方程,研究发现劳力互助建房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具有住房保障的功能。
2013年02期 v.31;No.131 174-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姜艳艳;
通过对84名大三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和关系从句测试,研究了在为期4个月的停止英语学习后,英语关系从句知识的磨蚀情况以及语言水平和关系从句磨蚀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英语关系从句在84名被试中整体上存在磨蚀现象;(2)限制性关系从句和非限制性关系从句都出现磨蚀现象。其中,限制性关系从句的磨蚀程度相对地更重一些;(3)研究没有发现磨蚀前英语水平和磨蚀程度有显著性负相关关系。
2013年02期 v.31;No.131 179-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