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经济·社会

战略研究

  • 软法之治:“报告”“决议”与中国特色的治理机制

    陈小文;

    本文从软法的视角研究中国特色的治理机制。本文认为,"报告""决议"等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具有顶层设计的作用,它们从形式上看不具有法律的要件,但是在内在机制上起着法律的作用,是一种典型的软法。这些软法通过学习、领会、贯彻、落实等措施,融入到国家机关的工作中,与"猫论""摸论"和"策论"一起形成了一种中国特色的治理机制。

    2016年01期 v.34;No.142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8 ]

哲学

  • 西方自然法传统新探

    代超;

    自20世纪初梁启超提出中国儒道哲学当中蕴含自然法思想以来,就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是否有自然法的问题,学界一直争讼不已。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时至今日,我们能够对西方自然法传统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并超越简单的概念辨析,从而透视中西法律文化的深层差异。

    2016年01期 v.34;No.142 9-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0 ]
  • 近代形而上学的数学筹划——对海德格尔《物的追问》B部分第Ⅰ.5节的解读

    李日容;

    海德格尔对近代形而上学之数学筹划本质的揭示是围绕物的问题也就是近代自然科学或形而上学对物之物性的本质规定来展开和探讨的。在他看来,近代自然科学的基本特征是数学的东西或数学筹划,它由牛顿的第一运动定律所奠定,并在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之基本思想的决定性推动下,成为近代形而上学的本质特征,由此使得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如此追问物之物性的方式得以可能和成为必然,真正的绝对的知识就是纯粹出自"我思"亦即理性的先天知识,它是物之物性乃至一切存在规定的引线和尺度。数学筹划不仅是近代思想的核心,而且直到今天还支配着实证科学的研究,海德格尔质疑数学筹划的自足性基础并试图从源始的生存论存在论角度重新揭示之,我们在今天仍然没有足够严肃地回应海德格尔的这一深刻思考。

    2016年01期 v.34;No.142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5 ]
  • 主体性、非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李泽厚哲学的发展脉络与三重维度

    吕佳翼;

    以主体性哲学的发展为线索,李泽厚哲学的发展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批判》一书初步提出主体性实践哲学(从外在主体性到内在主体性),主体性哲学论纲系列和"答问"对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发展(从群体主体性到个体主体性),"人自然化""情本体"对主体性实践哲学的背反和超越(从主体性到非主体性),"关系主义""情本体"的外在维度对主体性实践哲学的背反和超越(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主体性、非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是李泽厚哲学的三重维度,后两者在同个方向的两个不同角度上对前者构成背反和超越。李泽厚哲学的此发展脉络与三重维度的现实基础是中国独特的现代化道路,它们对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性("中国模式")及其"普世价值"从哲学理念的层面上为我们提供了某种启示。

    2016年01期 v.34;No.142 23-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4 ]
  • 生态危机的经济哲学透视

    郑柏茹;

    资本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又因其自身的内在否定性产生了一系列发展悖论,生态危机就是其中之一。生态危机的根源来自人类追求财富的欲望,欲望的内在动力马达强劲,不断刺激着资本的进一步扩张。对生态危机的反思离不开对高度发达的科技理性的拷问和量度,而且基于主体与客体二元分立的生态观在生态危机面前也是难辞其咎。本文从经济哲学的视阈反思当下的生态危机,拓宽生态危机的研究领域,旨在建构起"人-自然命运共同体"的和谐生态观。

    2016年01期 v.34;No.142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8 ]
  • 哲学革命之三部曲:社会实践观、唯物史观和世界史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发展历程再思考

    杨志臣;孙明增;

    长期以来,关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发展史的争论,一直存在着"自我对立"和"慢性死亡"两种研究视野。超越它们而出现的新视野是"人生全程"视野。在这一新视野下,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之标志的新唯物主义,其生命历程的展开贯穿了马克思的人生全程,经历了马克思的青年、中年和晚年三个时期,主要呈现为新唯物主义的社会实践观、唯物史观和世界史观三个发展阶段和三大基本形态,构成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完整三部曲。其中,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基石表现为社会实践观,主体表现为唯物史观,扩展表现为世界史观。这一认识有助于人们切实超越旧研究视野,牢固树立马克思"人生全程"新研究视野,为重新思考马克思哲学革命和完整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提供了新维度。

    2016年01期 v.34;No.142 35-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8 ]
  • 论西周时期的“敬”观念

    张晓琼;

    "敬"是先民在原始宗教氛围中,直承忧患意识而来的"人的自觉"的表现。"敬"观念在西周时期大抵沿着两条路线发展:一是承袭了殷商以来"敬天"的思想并对其加以改造,但西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仍然是宗教;二是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周人提出了"敬德"的思想,凸显了人的理性价值;同时,"敬"观念与西周的礼乐制度相渗透,共同维护了西周社会秩序与人际交往的和谐。由此,"敬"呈现出宗教、人文、政治三重特性,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016年01期 v.34;No.142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8 ]

经济与管理

  • 地方政府竞争、FDI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

    谭丽焱;

    基于1993-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竞争、FDI与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FDI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且对东部地区经济转型的促进效应强于中西部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FDI对经济转型的促进效应有所增强。但在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干预外商直接投资,阻碍了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

    2016年01期 v.34;No.142 4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81 ]
  • 国外金融发展与跨国投资关系研究述评

    李雪玉;

    研究金融发展与跨国投资关系,既是对国际金融理论与跨国投资理论的拓展,是经济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之一,更是探求在2008年以来跨国直接投资流向变幻莫测背景下,如何利用国家金融发展吸引跨国投资的前沿领域。本文拟从企业跨国投资动机与企业跨国投资溢出效应两个层次进行分析,系统解读金融发展与跨国投资关系研究的相关文献,力求理清学界的研究脉络,为下阶段研究指明方向。

    2016年01期 v.34;No.142 55-5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7 ]
  • 中国上市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实证研究

    郭方;郭荣朝;

    上市保险公司所占市场份额较大,对我国保险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选取上市的4家保险集团、4家财险公司和5家寿险公司2007-2012年经营数据,对其经营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区间上市保险集团、财险公司、寿险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多呈下降趋势,年际经营效率波动较大,技术进步有待加强。最后提出了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努力创新保险产品;关注宏观经济发展态势,把握保险政策走向;发挥保险集团规模效应,协调不同业务板块间关系等对策建议。

    2016年01期 v.34;No.142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6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74 ]
  • 秘鲁军政府的土地改革及其失败原因分析

    宋欣欣;

    在1968年秘鲁军政府上台前,秘鲁国内也曾经有过两次土地改革的尝试,但是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相比前两次的土地改革,秘鲁军政府凭借其激进和独裁的性质,提出的改革政策更加彻底,贯彻也更有力度。但是这次土地改革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最终导致了土地改革的失败。本文主要围绕着军政府进行土地改革的缘起、过程及其意义进行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试图解答军政府的土地改革缘何会走向失败。

    2016年01期 v.34;No.142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6 ]
  • PX系列事件中的不同意见主体博弈探析

    吴佳珅;

    在包括PX系列事件在内的众多群体性事件中,政府的意见性信息、传统媒体评论,以及意见领袖对于推动事件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我们不难发现政府意见、传统媒体评论,以及意见领袖这三者间的相互博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件的走向。其中,政府的意见性信息从官方的角度发布和表态,以期引导群众并避免造成群体性冲突的后果;基于自身的定位,传统媒体评论在传播意见性信息过程中的姿态或保守或激进;意见领袖更多的是同情和支持身处事件中的群众,对于相关部门批评调侃居多,话语尺度远大于前二者。相关部门应该在充分整合三者的前提下科学决策,避免零和博弈。

    2016年01期 v.34;No.142 72-7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5 ]

法学

  • 连累犯相关问题探微

    赵天水;

    连累犯与共同犯罪、期待可能性、对向犯、刑罚减免制度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首先,连累犯与教唆犯、帮助犯、对向犯之间存在诸多异同点,通过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在及时明确异同点之余,可以更好地为司法实践中的辨别工作提供准确的尺度。其次,"亲亲相隐"与期待可能性一脉相承,"引伦入法"不会引致罪刑失衡,这是因为在连累犯与本犯之间存在亲属关系时,通过对亲属范围的限缩、国事罪中适用的例外会引导"亲亲相隐"在连累犯中得到合理适用,而不至于使其适用范围过广。最后,刑罚减免制度对连累犯的处罚至关重要,认定连累犯是否成立自首、立功、坦白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形予以判定。

    2016年01期 v.34;No.142 7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0 ]
  • 刑法规范模态词的失范与辩正

    姚树举;

    "必须""应当""可以"等规范模态词是刑法规范的常用表达式,直接制约刑法规范的科学表述、正确理解和准确适用。然而,刑法规范模态词的使用却存在诸多失范现象,其主要表现是,违背规范模态词的逻辑规则,混淆规范模态词的规范属性,使用不同规范模态词表述同一模态意义,使用同一规范模态词表述多重意义。正确使用规范模态词,应当运用刑法理论,遵守逻辑规则,符合立法技术原理。

    2016年01期 v.34;No.142 85-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4 ]

文化

  • 清初刘体仁词学“辨体”论及其批评史意义

    王双梅;

    "辨体"是清代词学的重要内容,刘体仁生当清初词学中兴之际,于"辨体"词论多有发明。他以诗、曲为参照,体察词体深微幽隐的审美内质和"陡然一惊"的审美效果,并使用"妙境""神味""神理"等新鲜用语加以涵盖,拓宽了"辨体"词论的思路,并引发了后世对词之境界、词味的开掘。他注重词之语言、结构与词体之正的关系,他批判以戏为词,追求词体之纯正。刘体仁"辨体"词论思想,既是宋代以来文坛对文体辨析问题的延续与深化,也是针对明末清初词曲化现象的产物。

    2016年01期 v.34;No.142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5 ]
  • 《文心雕龙·风骨》篇“严此骨鲠”新辨

    赵华;

    《文心雕龙·风骨》篇有"严此骨鲠"的赞语,"严"主要指严密,短语意谓使骨鲠结实强壮。刘勰对"骨"的阐释和描述,主要是在《黄帝内经》骨理论的基础上的阐明和推衍;这既是前代中医理论的文学运用,也反映了刘勰集前代之大成,以建构理论体系的学术特质。

    2016年01期 v.34;No.142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政治与贵族社会关系探微——兼论日本学者“六朝贵族制”论说

    林培源;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时期,出现了士族门阀政治。关于这一时期的士族门阀政治与贵族社会的关系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没有确定的说法。在这一方面,日本学者提出"六朝贵族制"论说,它是在比附西欧中世纪贵族社会基础上,同时结合日本自身历史而提出的。但是这种论说还是存在一定缺陷,没有准确把握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没有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政治不同于西欧中世纪贵族社会,也不同于日本古代贵族社会。因此,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政治虽然具有贵族社会的一些特征,但是它已经不属于贵族社会。从宏观考察魏晋南北朝总的政治体制,主流是皇权政治而非门阀政治。皇权政治的各种制度经过南朝百余年的发展,终于与北朝合流而形成隋唐制度的重要渊源。皇权政治在这一曲折反复的变化过程中,本身也起着变化。

    2016年01期 v.34;No.142 105-10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6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3 ]
  • 简析中古拜占庭帝国的教育体系

    胡长江;

    在世界教育史上,中古拜占庭的教育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拜占庭文化教育对同时期周边地区的其他相对落后的民族起到了文化教导作用,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另一方面,拜占庭的教育发展在保存古典希腊罗马文化方面,以及在沟通东西文化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2016年01期 v.34;No.142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尤袤研究文献综述

    王玮;

    尤袤一生有着多重身份,官员、文学家、藏书家、文献学家等,每一个角色他都能胜任。作为官员,他清正爱民,深受爱戴;作为文学家,他是"南宋四大诗人"之一,著有《梁溪集》五十卷等;作为藏书家,他设有遂初堂专供藏书,并有尤书橱之称;作为文献学家,他编有第一部版本目录《遂初堂书目》,刊刻了李善注《文选》,成为《文选》众多版本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然而如此重要的尤袤并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目前相关研究较为贫乏,且不够深入、全面。本文将对当前的尤袤研究情况做一梳理,以期找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016年01期 v.34;No.142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3 ]
  • 白族民间传统信仰组织莲池会的场域空间与惯习

    赵静;

    场域理论是贯穿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社会学理论各层面的核心概念,引入场域理论对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活跃于大理白族农村地区的宗教信仰组织莲池会是在整个白族宗教文化场域下发展起来的民间宗教组织,对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起到传承和发扬的作用,同时该组织特有的惯习深受白族特有的宗教文化场域的影响。对莲池会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加强对民间宗教组织的管理,发挥其正功能,为构建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的和谐与发展作出贡献。

    2016年01期 v.34;No.142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8 ]

  • 科学·经济·社会征稿通则与投稿须知

    本刊编辑部;

    <正>《科学·经济·社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兰州大学主办,融科学技术与哲学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以研究和探索科学、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宗旨,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中心,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力求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2016年01期 v.34;No.142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