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经济·社会

  • 甘肃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的动态分析

    林立,林柯

    甘肃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的动态分析林立林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甘肃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同国内一些经济发展较快或经济较发达的省份相比,其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速度仍然较为落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甘肃省与发达省份之间经...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 甘肃省引大入秦灌区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樊胜岳

    甘肃省引大入秦灌区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措施樊胜岳一、引言秦王川盆地无论从水利灌溉还是从区位角度,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地理单元。引大入秦后,其开发途径大致有两条:一是建设成为一个发达的农业区,成为兰州市新的重要农产品基地;二是把秦王川的开发纳入城市体系发...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7 ]
  • 独共南山守中国——戳破西方文化优越的神话

    胡国亨

    独共南山守中国——戳破西方文化优越的神话胡国亨编者按:在二十世纪末的今天,人类前途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香港学者胡国亨先生提出“大孔子学说”,目的在于救治西方文化及其衍生的现代化的困局,为人类未来提供一个扎实及丰盛的文化资源基础。目前,“大孔子学说...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7 ]
  • 从孔子死亡思想看中国哲学的世界化与现代化的同步性——兼评胡国亨先生的“大孔子学说”

    段德智

    从孔子死亡思想看中国哲学的世界化与现代化的同步性——兼评胡国亨先生的“大孔子学说”段德智一、“大孔子学说”的理论启示香港学者胡国亨先生在其新著《独共南山守中国》中提出并阐释了“大孔子学说”,断言:“以孔子学说为基础,加上西方文化中的精粹”,“去开展一...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7 ]
  • 为“大孔子学说”的情感一辩——与邓晓芒先生对话

    石砩

    为“大孔子学说”的情感一辩——与邓晓芒先生对话石砩邓晓芒先生的《新保守主义的理论与情感》一文(载《科学·经济·社会》1997年第2期,以下简称“邓文”),试图以胡国亨先生的“大孔子学说”为例,对所谓“新保守主义”的“理论根据和情感倾向”作出客观和“理...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1 ]
  • 道德理想还能救渡中国吗?

    牛正兰,李朝东

    道德理想还能救渡中国吗?牛正兰李朝东我们的时代,面对西方理性文化的整体挤压,许多中国人表现出对民主、人权、自由、科学的无比向往,总想以牺牲中国传统文化来换取一种新文化;而另一些人则坚持认为中国文化的真正危机不是传统文化的危机,而是我们时代文化理想的危...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国有企业部门冲突研究

    徐笑君,卢盛忠,郭斌

    国有企业部门冲突研究徐笑君卢盛忠郭斌1.前言企业类型的冲突可以表现在个体、部门和组织三个方面。部门冲突是企业中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容易造成组织绩效的低下和组织资源的浪费。国外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很早就对企业内部的冲突进行了很多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有些学...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1 ]
  • 论民族关系实际调查的理论意义

    江波,霜泉

    论民族关系实际调查的理论意义江波霜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迫切需要民族学理论研究者对当前民族关系的现实状态有一个真实的把握和客观的评价。这一过程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对民族关系实态进行科学的调查。一民族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关系。它是指不同民族在...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7 ]
  • 对我国股市供求关系的现实思考

    李恒光

    对我国股市供求关系的现实思考李恒光对我国股市的供求状况理论界有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两种观点,而且这种认识上的偏差还往往因股价总体水平处于高位还是低位而表现出阶段性的倾向性。由于对股市供求状况的认识正确与否将对宏观调控产生深远的影响,并直接左右着我国股市...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8 ]
  • 试谈当代中国环境保护的措施

    王骝

    试谈当代中国环境保护的措施王骝据1996年3月21日《光明日报》报道,我国的环境状况十分严峻:“局部有所控制,总体继续恶化。”由于环境恶化严重威胁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国人的健康乃至生命,因而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在1997年召...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当代西方人学方法论的奠基——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

    张廷国

    当代西方人学方法论的奠基——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张廷国在《欧洲科学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以下简称《危机》)一书中,胡塞尔称伽利略“既是发现的天才,又是掩盖的天才”。①这里,胡塞尔的意思是指:当伽利略以精确的因果规律来建构自然或世界时,他实际上是以...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69 ]
  • 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道德

    曹合臣,张冬雪

    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曹合臣张冬雪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从职业道德入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于开创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规范,是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分...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公关意识的时代特征

    李中,王维平

    公关意识的时代特征李中王维平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现代思维和思维方式是现时代的产物,是现时代精神的升华,它顺应时代的要求以自己的思维模式、框架、结构、规范和方法等去构建社会与个人的精神力量,满足着现代...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7 ]
  • 肃北蒙古族宗教弱化探析

    王锡苓

    肃北蒙古族宗教弱化探析王锡苓自南北朝以来,甘肃河西地区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各少数民族在这里持鞭游牧,或往来留驻,或定居生息,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多元民族文化。甘肃蒙古族便是这诸多民族中的一员。为了进一步认识甘肃蒙古...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0 ]
  • 略论经济立法与节约交易费用的关系

    冯玉军

    略论经济立法与节约交易费用的关系冯玉军经济法律(本文泛指民商法和经济法)对社会资源配置起着主导作用,在本质上已成为促进或制约经济发展效率的“内生变量”。按照效益法律观重构我国经济法律的理论基础,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促进民主与法制建设有着...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4 ]
  • 试论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

    刘艺工,李拥军

    试论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刘艺工李拥军一、陪审概论1、两大法系陪审制比较陪审制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加审判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制度。它作为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的形式和公民权利保障制度被世界多数国家所采用。从世界范围看,陪审制的主要形式有二,一是...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62 ]
  • 从受众议程到媒介议程再到受众议程——对“设置议程”理论的再认识

    樊亚平

    从受众议程到媒介议程再到受众议程——对“设置议程”理论的再认识·樊亚平·“设置议程”理论是马尔科姆·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L1972年提出的有关大众传播媒介社会功效的重要理论。这个理论认为,虽然大众传媒不能直接决定社会公众怎样思考,但却可以通过对某些问...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1 ]
  • 论新时期我国传媒中言论活动的复兴

    王天定

    论新时期我国传媒中言论活动的复兴王天定传媒的言论活动,指媒介对各种社会现象、事件发表评论。究其本质,是媒介对意见的传播,是各媒介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没有高质量的言论,一个媒介在社会中应有的力量就会大大削弱。媒介的言论活动,包括媒介通过发表社...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