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经济·社会

  • “草木经”的新篇章

    李子奇;

    <正>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处,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性大。干旱是农业的主要威胁。建国三十多年来,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农业发展战略方针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好。实践证明,走“以粮为纲”的路子,越走越窄,步履艰难。可是,根本出路又在哪里?就在我们的探索陷入“山童水复”之际,胡

    1984年02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科学研究的任务来源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访问印度一些科研单位的见闻

    刘恕;

    <正> 1984年元月,我随同中国科学院沙漠考察组赴印度进行了为期四周的学术考察。在印度期间,除重点考察访问了国际上颇有名气的佐德浦尔中央干早地区研究所外,还参观了召拉登的中央林业研究所、中央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培训中心、喀拉尔中央盐碱土研究所以及勒克脑的中

    1984年02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依靠科技进步 实现翻两番

    李萍;

    <正> 甘肃省第六届党代会,确定了到本世纪末,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实现全省工农业年总产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要使经济效益不断得到提高,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要跟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步伐。全省工农业年总产值在二十年内实现翻两番,据我们初步予测,在增加的330亿元产值

    1984年02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加快技术引进步伐 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

    王信祥;

    <正> 当前,世界上以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为标志的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兴起。新的技术领域不断被开发出来,新的科技成果大量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去,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在生产增长的各种因素中,依靠技术进步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种形势,使我省工业面临着一场极为严峻的挑战。

    1984年02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面对新技术革命 我们应当怎么办

    钟永棠;

    <正> 一个全球性的新的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在兴起。在这场革命中,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处于先导的地位。微处理机(电脑)将使信息、电脑化的智能与机器系统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巨大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伴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遗传工程、光纤通信、新材料、新能源等新技术也将得到迅速发展,其经济的和社会

    1984年02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发展电子计算机事业 迎接新技术革命

    <正> 经济振兴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当前世界各国正在兴起新的技术革命,怎样迎接这场新的技术革命,拿出我们的对策,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中国迎接新技术革命的重点,一是要发展电子计算机,二是要发展生物工程,三是要发展光纤通讯。我们也认为,应该把发展电子计算机作为重要的工作来

    1984年02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当代的科学技术

    叶开沅;

    <正> 最近赵紫阳总理号召全国人民在新的技术革命面前,“应当高瞻远瞩,展望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想一想我们从中应借鉴些什么,注意些什么,从而使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搞得更好一些”。这是交给我们科技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现在全国均在进行科学规划,对“当代的科学技术”进行了解应当说是非常必要的。

    1984年02期 16-1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科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波动转化规律

    颜泽贤;

    <正> 一、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的波动性(1)科学发展的波动性。无论是科学发展的积累规范,还是科学发展的变革规范,都建立在科学发展的波动性基础之上。日本的汤浅光朝从科学中心转移的角度,苏联的凯德洛夫从带头学科的角度,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科学发展的波动性。据上海《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统计出的图1反映近代自然科学较明显的更替有三个

    1984年02期 20-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4 ]
  • 试论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基本线索

    张敏;

    <正> 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革命力量,在整个人类的文明史中,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里显示了巨大的作用。那么,它是通过怎样的渠道发挥其作用的呢?本文试就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若干基本线索作一探讨。第一条线索:科学技术通过生产——改革工具,扩大领域,提高生产率,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

    1984年02期 25-2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简论农业冻土研究中的战略问题

    丁德文;

    <正> 冻土(至少是冬季处于冻结状态的土)在全球按农业气候所划分的五大区域中,遍布于极地和低温区。在我国则占有西部、西北部及长江以北近国土一半的面积。随着冻土区农(林、牧)业的发展、农业科学与冻土科学的相互渗透,在冻土学科中正形成一个应用冻土学的新分支——农业冻土学。而在传统的农业学科中,也增添了新的研究内容。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是冻结土

    1984年02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试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

    顾宝孚;

    <正>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不只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基础和第一位任务,而且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984年02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面向现代化 着手西北开发的前期研究——访兰州大学副校长、西北开发综合研究所所长胡之德

    火光;

    <正> 去年,胡耀邦同志来西北考察后指出:“本世纪末和下个世纪初,我国经济开拓的重点,势必要转移到大西北来”,“我们现在就应该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为配合做好开发大西北的前期准备工作,兰州大学成立了西北开发综合研究所。为了使读者了解这个

    1984年02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论长白山天然药物经济的开发

    王铁男;王彦;

    <正> 长白山地区和四川、云南被称为中国三大药材基地。这里自然条件好,气候适宜,没有污染。目前长白山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野生与人工培植药物基地。据初步调查,可供药用的植物有八百余种,人参、鹿茸、哈士蟆等名贵中药材的产量、质量都在国内居于前列。本文试就长白山地区天然药物经济的开发作些初步探讨。

    1984年02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甘肃中部干旱山区的移民问题——会宁县人口问题探讨

    马正亮;

    <正> 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十八个县的总土地面积为1亿零436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15.3%,而总人口却高达55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8.8%;平均每平方公里80人,超过全省平均每平方公里43人的近一倍。多年来这个地区粮食一直不够吃,而人口却在成倍增长,这样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正在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会宁县也是这样,解放初只有17.8万人

    1984年02期 44-4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企业发展

    金在淼;吴远定;

    <正>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是一个以产镍、钴为主,同时副产铜、贵金属等多种产品的采、选、冶联合企业。金川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金川公司的产品是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尖端产品、精密机械到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自行车、缝纫机都离不开镍、钴和铂族金属的应用。

    1984年02期 47-4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3 ]
  • 略论光纤通信技术开发的前景

    江顺旺;

    <正> (一)引言光通信,就是用光波来传递信息.就广义的光通信来说,人们并不陌生.象最古老的烽火台、灯光、镜子等.后来用旗语或者照明灯的闪耀来发送信号,传递信息.就是到十九世纪,人们还使用太阳光或强光光源。通过反射镜反射、聚光,用空气作为介质来传递信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种形式的光通信的研究很活跃,特别是1960年出现激

    1984年02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要重视科学技术应用的社会条件

    赵清爽;

    <正> 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曾以对欧洲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闻名于全世界。革命导师马克思在谈到四大发明在欧洲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时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第67页)然而,四大发明在它诞生的故乡——中国,应用了近十个世纪,也没有起到像在欧

    1984年02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关于国土开发和整治的几个问题

    黄文;

    <正> 国土是一个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国土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方面。国土整治工作,是指对国土资源的考察、开发、利用、治理、保护以及为此目的而进行的国土规划、立法和管理等项工作。任何国家所占有的国土都是有限的,因此,如何提高国土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经济效果,使有限的国土为人们提供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

    1984年02期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从认织人和自然关系入手治理生态环境

    郭万恒;罗祖德;

    <正> 人与自然,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涉及到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其内在的不稳定状态,找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有效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大的意义。一、问题的提出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以后,以人类为中心并与人类发生联系的周围的自然界与社

    1984年02期 61-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农业生态经济学研究方法简介

    时正新;

    <正> 农业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并将这两门科学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部的边缘学科,它的研究方法应该包括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体系之中。但是,它并不采用更不能包括这两门科学的全部方法,而只是运用适用于本学科的那些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984年02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3 ]
  • 初探科研管理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王自俊;

    <正> 改革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富裕幸福的重要保证。胡耀邦总书记指出:“要搞四个现代化,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没有改革,就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现在,各行各业都在着手改革,以开创自己工作的新局面,近几年农业方面改革的实践,使大家认识到只有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进行改革,才能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科研也不例

    1984年02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V=∑wivi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张功耀;

    <正> V=∑WiVi 在系统工程中多用来评价科研价值。但是,只要把这个公式赋予特定的含义,就可以用它来定量地评价一定时间内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和原则一个生产单位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带给本企业或社会的经济效益,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可以对它进行系统的分析,综合为一个量的形式,以客观地反映某一生产过程的

    1984年02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8 ]
  • 采取果断措施 搞好人才流动

    方也;苗盛玉;

    <正> 人才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这个资源发掘、利用得如何,是能否搞好四化建设,使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因此,搞好人才的合理流动,是解决人才的分布不平衡以致造成人才的积压浪费,充分利用有限的智力资源,发展科学技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计.这个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是很重视的.近年来,某些地区,某些

    1984年02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怎样讲授科学发展规律

    张碧晖;王平;

    <正> 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对于确立科技发展战略,制定正确的科技政策,以及按科学规律开展科学技术活动有着重大的意义。科学学是从总体上研究科学的本质特征,探索科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一门学问。因此,把握好科学发展规律,也是进行科学学教学的关键。一、科学发展的规律、特点和趋势关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许多同志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结论不尽相同.有的认为,科学

    1984年02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美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实力及其面临的挑战

    Lan M·ROSS;张谦元;

    <正> 首先,考察一下美国的科学——在人类历史上较年轻国家的事业,如何达到领先地位是有意义的.五十年前,说美国使得欧洲的科学暗然无色,这种见解未免过于简单了。直到一九三○年,美国的科学事实上仍处于停滞状态.在那以前,如果你是一个美国物理学家,你就应当去欧洲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久,尤其是战后,朝着另一个方向直接发生了连续的变化。许多早期物理学家为

    1984年02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改革体制 放宽政策——甘肃省科技工作会议在镍都金昌召开

    闻繁;

    <正> 六月十八日至六月二十四,甘肃省科技工作会议在镍都金昌隆重召开。甘肃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候宗宾同志作了题为“改革体制,放宽政策,开创全省科技工作的新局面”的报告。甘肃省委副书记贾志杰同志作了会议总结讲话。这次会议,总结交流了全省各行各业贯彻科学技术方针的新经验,表彰奖励了一

    1984年02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开题研究甘肃中部地区“自然环境——经济系统”的最佳效益组合状态

    冯兆东;

    <正> 自去年冬天以来,兰大西北开发综合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已分别四次实地考察甘肃中部干旱地区,为今后国家建设重点转移到大西北、改变本区贫穷面貌作前期研究。目前,研究所正在组织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在研究不同实际问题的同时,共同研究“自然环境——经济系统”的最佳效益组合状态。目的是研究如何使退化了的

    1984年02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