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经济·社会

  • 开发建设新疆必将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王恩茂;

    <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我国的西北边陲,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国一个最大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居于欧亚之间的重要位置,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通道,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是能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地区,是保卫四化、保卫国防的极其重要的战略阵地。解放三十七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天山南北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可喜景象。全区的政治、经济形势现在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党中央、国务

    1986年05期 257-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开发新疆优势资源的一点设想

    宋汉良;

    <正> 新疆的开发建设,需要一个正确的发展战略。这样,才能使新疆的国民经济在较短的时期内,有较快的发展,一方面加强新疆的经济实力,一方面使各民族人民较快地富裕起来。新疆经济要腾飞,基础在于资源优势。这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新疆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即特殊的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所以决定了它拥有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在两大盆地中央,沙漠覆盖处有丰富的石油;在隆起的三大山系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中,蕴藏着丰富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黄金等矿藏;在山系和盆地的交合处有丰富的煤田。这些是地下资源。

    1986年05期 264-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对外开放与振兴新疆

    黄宝璋;

    <正> 党中央提出,到二十一世纪新疆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基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根据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战略目标,提出到本世纪末,人均工农业产值达到全国的中等水平。据测算,实现上述目标,全自治区工农业年总产值必须达到420亿元,即比1980年翻两番半。达到这一要求,把提高

    1986年05期 26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6 ]
  • 摸清资源 迎接新疆的大开发

    毛德华;

    <正> 自然资源是发展经济的基础,任何一个地区或国家进行经济建设无不依赖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更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赵紫阳总理在视察新疆时指出:开发新疆、开发大西北,使新疆和整个大西北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一个最重要的基地。在开发大西北中,新疆处于优先的地位。应当作为一个单独的经济区来考虑。为了迎接新疆的大开发,必须摸清新疆的资源情况。

    1986年05期 270-273+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 ]
  • 加强生产建设兵团搞好新疆经济建设

    文克孝;

    <正>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集体转业从事开发建设新疆的农垦部队。卅多年来,在开发新疆,建设新疆,巩固边防,增强民族团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六五”计划开始后,兵团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方针、政策、路线指引下认真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指导农村工作的三个“一”号文件,对农场的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胆改革,实行以家庭为主的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兴办家庭农场,克服分配制度上的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有效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按“六五”计划要求,到1985年,兵团的工农业产值为23.64亿元,实际完成29.6亿元,超过计划25.1%,平均每年递增12.78%。其中完成净产值12.2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4.41%。

    1986年05期 274-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新疆发展科技必须遵循“三个为主”的原则

    杨逸民;

    <正> “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在全面贯彻我国科技发展新方针的前提下,新疆的科技工作要特别强调以开发研究为主,以生产技术研究为主,以引进技术为主”,这就是我们1983年提出的“三个为主”的原则。三年来,遵循这一原则,新疆的科技工作在贯彻科技新方针、为经济建设服务中做出了显著成绩,科技事业也得以健康发展。

    1986年05期 278-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开展科学普及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阿巴斯·包尔汉;

    <正> (一)新疆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是我国一块尚待开发的宝地。加速新疆的开发建设不但是各兄弟民族均愿望和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中央领导同志要求我们在1990年以前做好大开发前期的准备。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加强民族团结、巩固

    1986年05期 280-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试论新疆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丁绍祥;

    <正> (一)新疆深居内陆,东西长约2,000公里,南北约1,500公里,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由于幅员广大,突出的问题是运输距离长。就区外联系来说,从乌鲁木齐到全国各省、区首府的平均运距(铁路)3,760公里,到最近的出海口连云港为3,671公里;区内各地、州、市到乌鲁木齐的平均运距(公路)为743公里;县和县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12公里,县到乡的平均距离在35公里以上。此外,新疆自然条件艰苦,从而增加了长途客货运输的艰难

    1986年05期 286-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开拓矿业振兴新疆

    张良臣;

    <正> 世界上依靠矿业致富的国家很多,一个国家中的落后地区依靠矿业而后来居上的也不乏其例。中东石油国家靠石油由贫变富,澳大利亚也曾是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如今变成了世界矿业大国。美国在淘金热的浪潮中使西海岸经济崛起,五十年代还是一个落后农牧区的苏联哈萨克斯坦,因发展矿业如今工农业总产值跃居全苏第三位。新疆是一个经济技术落后而资源丰富的地区,振兴经济只能靠资源。发展矿业是新疆经济腾飞之道。

    1986年05期 289-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6 ]
  • 水利是开发建设新疆的关键

    马骍;

    <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位于欧亚大陆中心,远离海洋,全区四周高山环绕。喀喇昆仑山、阿尔泰山南北环峙,天山山脉横贯中部,把全疆分傲南北两大部分,并形成塔里木和准噶尔两大盆地。四周山地高程一般为3,000~6,000米。加之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的影响,阻断了来自东、南方的湿润气流,干扰破坏了西、北方向的环流,从而使新疆形成为强烈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全区日照时间长、热量资源丰富、积温高,但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全疆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50毫米,

    1986年05期 292-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杨发仁;

    <正> 新疆的开发建设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新疆开发建设的一个根本特点。中央领导同志一再指出,应当把如何使广大群众更快地富裕起来,作为自己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新疆来说,就是要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为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有赖于新疆大规模地开发和建设;另一方面,又必须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这不仅要体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中,而且要在开发建设新疆的实际工作中加以贯彻执行。这是个大题

    1986年05期 294-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新疆发展生物技术刍议

    魏柳根;

    <正> 在当代一系列新兴技术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必须积极开拓新兴技术领域.根据地区条件和特点,生物技术当是新疆重点开拓与发展的一个领域。这不仅对做好开发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实现本区国民经济年总产值翻两番半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下个世纪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向新疆和大西北转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986年05期 297-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新疆能源发展战略探讨

    夏日;

    <正> 石油、煤炭是新疆主要矿产资源优势;其远景储量,均占全国首位。建国以来,自治区能源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一定基础设施,培养了一支科学技术队伍;部分石油勘探技术在国内居领先地位。1985年,共生产商品能源2147.2万吨标准煤,发电37.72亿度,调出能源产品540多万吨,支援兄弟省区。能源管理与节能取得初步成绩,能源消费构成发生质的变化与进步。但当前,电力不足,农村缺能,生态破坏严重,资源损失浪费惊人,利用效率

    1986年05期 299-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6 ]
  • 新疆农业开发问题的探讨

    冯兆昆;

    <正> 新疆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地处边疆的社会条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以小生产为特征的自然经济,是研究新疆农村的出发点。也就是说,我们要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研究向商品经济转化的运行机制,在传统农业的条件下研究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农业道路。根据新疆农业的特点和现状,我认为新疆农业应以绿洲为载体,走生态农业的道路。

    1986年05期 302-303+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从新疆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内涵和外延的关系

    陈博文;

    <正> (一)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扩大再生产分两种途径: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内涵型扩大再生产,这两种途径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它们之间的主次地位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变化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来确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立足现有基础,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是加速国民经济

    1986年05期 304-305+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依靠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后劲

    钱寿堃;

    <正> (一)“六五”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抓了一些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新增了一批生产能力。特别是扩大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名牌优质产品、短线产品、适销对路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的生产能力。在新增加的工业总产值中,靠现有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的,大约占35%左右。据统计,每投入一元技术改造资金,约可产出1.38元产值,增加税利0.25元。五年来,共开发新产品1,500种,发展新的花色品种9,656种,其中有些新产品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目前自治区当年投产的新产品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3.1%,新产品实现的税利约占税利总额的4.6%。

    1986年05期 306-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开放是新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刘永谦;

    <正> 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是一块待开发的宝地,但新疆地区的经济基本上是处于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尤其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经营单一,技术落后,交通不便、资金缺乏,加之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给开发新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开发新疆,首先要正确解决一些认识问题,方可有利于建设事业的发展。发展新疆少数民族经济,有许多有利条件。新疆“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有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勤劳人民,

    1986年05期 308-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3 ]
  • 面向基层把科学技术引向农村

    许桂英;

    <正>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商品生产的发展,广大农林牧区对科学技术提出了多方面的迫切要求,这种新形势要求我们尽快把科学技术引向农村。一、基层科委面临的重大变革农村经济的改革,给科技工作带来了生机。乡旗办企业、农民搞多种经营,牧民发展商品生产,都向科技工作部门要信息、要技术、要人才、要生财之道。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得到发挥。这就迫使基层科委开始

    1986年05期 310-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新疆科技进步奖的评选方法

    吕文良;

    <正> 评选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有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具有很大的作用。近年来,新疆自治区科委对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选方法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一)采用了综合定量评价指标科技工作者的贡献是通过科技进步成果体现出来的。作好成果评价,是做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工作的关键。根据实践,采用综合的评价指标,从多种因素来评价科技进步成果,能够达到奖励先进的目的。其综合评价指标有:

    1986年05期 312-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新疆科技发展战略的历史思考

    刘理才;顾家騟;

    <正> 本文试图从新疆古代科学技术的历史与思考的角度,对研究、制定适合新疆实际情况的科技发展战略,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新疆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世代生息繁衍在新疆大地上的每一民族,都有它的长处,在科学技术上都有所发明创造。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新疆各族人民曾经取得过许多光辉的科学技术成就,为缔造和发展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科学技术,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

    1986年05期 315-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发展鲜食葡萄生产 满足市场需求

    孙树海;

    <正> 葡萄外观美丽,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浆果,但是鲜食葡萄生产至今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就发展鲜食葡萄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市场及出口要求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一)新疆是我国最大的葡萄产区,也是我国葡萄的原产地。大自然赋予了新疆葡萄生产最有利的生态条件:干旱少雨,冰融灌溉,病虫害少,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宜于糖分积累,造成了葡萄极为优良的品质。新疆的葡萄不仅可制葡萄干,也是

    1986年05期 318-319+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6 ]
  • 新疆绿洲经济特点分析

    刘甲金;

    <正> 新疆绿洲面积约占全疆总面积的3—5%,它是新疆各族人民世代劳动生息的场所,粮食等农作物要靠绿洲生产,人口村落、乡镇、城市也全分布在绿洲之上。只有把绿洲经济基地建设好、利用好,才能保证许多工业建设项目在空间上得到具体的落实和全面的配置,才能保证以绿洲为基点或活动依靠之地的交通、矿业等经济部门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探索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时,抓住绿洲经济的特点,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这是开发新疆、建设新疆、研究新疆经济发展战略的综合课题。

    1986年05期 320+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7 ]
  • 加强经济建设与科技的结合

    周嘉熹;

    <正> 在我国影响经济建设不能很好地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没有很好地面向经济建设主要有如下原因:(一)许多经济建设部门,一些领导干部对科学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经济建设水平的作用,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对于经济建设中许多重大问题,往往采用一般行政手段去解决。结果是经济建设和生产技术水平仍然处于原有水平,问题仍然不能很好解决。

    1986年05期 32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新疆科研生产一体化若干问题

    马映军;

    <正> 科研生产联合体是适应经济和科技内在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本世纪,特别是五十年代以来,科学成果向技术转化的过程日益加快,二者结合日趋紧密,出现了整体化的趋势。其结果,不仅导致了技术科学的蓬勃发展,也促使新兴工业部门迅速形成,传统工业部门的产品和设备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从而形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生产体系。本文拟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集中探讨一些具体问题。

    1986年05期 322+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要重视新疆的教师队伍建设

    薛丁义;王新海;

    <正> 解放以来,新疆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和解放前相比,都有很大的发展,为进一步开发建设新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和兄弟省、市、自治区相比,新疆还是属于落后地区。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才缺乏,占新疆人口多数的少数民族人才更加缺乏。截止1984年,全区科技人员为161,512人,少数人族科技人员为42,643人,占27%,而且少数民族科技人员在管理、领导岗位上的人数比较多,真正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员少。在

    1986年05期 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2 ]
  • 编者的话

    <正> 本刊1986年第5期以《新疆专辑》的形式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这是我们在改革中的尝试。探讨科学、经济、社会的相互关系及边远落后地区的开发是我刊的宗旨。在当前方兴未艾的改革浪潮中,为了使我们更好地体现办刊宗旨,更好地宣传尚待开发的西部地区、边远落后地区的成就、优势及开发前景,集中地为东部、中部地区及全国各界有志于研究西部地区开发的专家、学者提供西部省、区的有关资料和信息,我们将陆续编发西部省区的专辑,这期《新疆专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1986年05期 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