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再兴;
<正> 西部是全国的战略地带,是多种矛盾的集聚点。全国产业结构的总体调整,国家区域新格局的塑造,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面的扩大,都同西部的开发进程息息相关,因而西部地区开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西部开发的进程,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国家宏观布局政策的目标取向;二是西部内在潜力的发挥。西部的开发战略,核心就在于妥善地解决这两方面
1991年01期 1-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4 ] - 黎中;
<正> 甘肃省河西地区是我国十二个商品粮基地之一。加快开发和建设河西的工作,从1982年10月在张掖召开的河区地区发展粮食生产座谈会算起,迄今已经八年了。张掖会议确定,1990年河西农业的发展目标是:粮
1991年01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胡细银;
<正> 在我国目前三大经济地带中,西部地区属于经济发展的“低谷”地带。迅速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以逐步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保持我国经济整体协调地向前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区情有个深入全面的了解,揭示其内部各地经济发展的相似差异性,评价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则是正确制订西部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前提。
1991年01期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徐荣生;
<正> 西部地区土地面积有683.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71.2%;人口3.13亿人,占全国28.52%,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6%。开发西部,活跃西部地区市场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的需要;是加速对外开放,连接国内外市场、扩大流通的需要;也是地区间协调发展和保持全国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是我国各民族间团结协同、相互支持、共同繁荣的需要。
1991年01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张汉东;
<正> 投资问题是新疆国民经济运行中牵动生产和消费,近期经济增长和长期经济发展的轴心问题。控制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始终是新疆经济界最为关注和当前及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予以探讨,以期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新疆的投资失控问题。
1991年01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王海山;朱继文;
<正>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技术创新(technology innovation)概念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长波的动因时明确阐释的。在熊彼特看来,所谓创新就是“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他所指的创新概念,并非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概念,而是与技术有密切关系的一个经济概念。他按照经济学方法对发明与创新做了有意义的区分,认为“先有发明,后
1991年01期 25-3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徐安德;
<正> 世界上所有开发、发展航天技术的国家或地区,无不利用各个专业最优秀的科技人才,耗费巨额投资,我国也概莫能外。投入于航天技术产业的巨额资金究竟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它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如何?这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1991年01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4 ] - 范若炎;
<正> 技术进步推动企业的生产发展和提高效益的重要作用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但人们往往把它简单的看作为技术改造或技术引进,而看不到它的全部内容。因此,重视技术进步的硬投入,忽视技术进步的软投入。这里所指的软投入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应从了解技术进步的全部内容去认识。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学者专家的意见,大体上应包括: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生产技术装备的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软科学的
1991年01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5 ] - 王河;
<正> 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的改革,不仅需要依靠科技方针、政策的指导和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更主要的要过渡到依靠法律手段对科学技术进行调节管理。特别是随着全球范围新技术革命的飞跃发展,向法律科学提出了挑战,促使法律日趋科学化,现代化,法律的科学化、现代化,又进一步促进了科技的迅猛发展,成为维护和保障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991年01期 37-4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2 ] - 徐康宁;
<正> GNP是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ets)的英文缩写。它是各国普遍采用的反映本国经济水平和经济增长情况的综合性经济指标,具有不重复计算、包括范围广、易于作国际比较等优点,极受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的重视。人均GNP则反
1991年01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曹孟勤;
<正> 人际关系这一概念,如今已成为人们广为熟知的一个概念,不论是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引起了人们的充分注意,甚至还形成了人际关系学这样一门学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专家学者对人际关系的描述纷纷扬扬,但始终未
1991年01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4 ] - 蒋学毛;
<正> 城镇就业矛盾日趋突出已成为当前的一大难题。那么,如何缓解我国面临的严重就业矛盾?怎样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把握有利时期,加大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份量?本文企图对此作一些初浅的探讨和思索。
1991年01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朱明;
<正> 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产业系统状态转移和功能改善的主要决策变量。调整优化的基本方式是产业系统诸要素存量在产业间流动和产业内的重组,和系统投入的增量在产业间的有选择分配,两者交织作用的结果就是结构调整的实际进程。这一实际进程是否合理,要在产业系统长期发展中才得以显现。为了使结构调整的实际进程在系统长期发展中得到控制,趋向合理,各地区从系统协调发展角度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并对产业结构变化作出预测,对产业结构进行规划。
1991年01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马来平;
<正> 一、中国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可是,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却发生在西方呢?用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的话说,“为什么现代科学,把对于自然界的种
1991年01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 ] - 叶天勇;
<正> 社会经济科技的协调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本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以马竟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社会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力求建立一个能够比较准确全面反映地区社会经济科技协调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方法。
1991年01期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6 ] - 李安邦;
<正> 十年来,我国的家用电器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迅速地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存在着很多矛盾和困难。为进一步发展家电工业,必须调整家电产业政策。一、世界之冠的发展速度及其成因我国的家电产业起步晚。从1978年至今的十多年却奇迹般地发展起来,转眼之间争得了不少“世界冠军。”电风扇、洗衣机、黑白电视机的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洗衣机,电风扇
1991年01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4 ] - 吕炜;
<正>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好国家和企业,尤其是和国营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国家管理体制内部,又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本文试从现存中央地方企业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改善中央地方企业关系的综体设想。
1991年01期 71-7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郭耀邦;
<正> 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南朝鲜的发展战略先后从进口替代型转向出口导向型,经济获得迅速发展。1987年,南朝鲜的经济增长率为12.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200美元。这种经济“超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特定的国际环境,即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相继把一部分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重化工业转移到南朝鲜的结果。此外,增
1991年01期 76-7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贺建军;
<正> 我国自然资源西富东贫,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正相反,十年改革东西部差距继续拉大形成“马太效应”。国家每年给予大量的扶贫资金。为什么一直成效甚徽?不可否认,自然资源条件差、交通地理环境恶劣、政策偏差、领导不力等等;这些都是贫困
1991年0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王西音;
<正> 享有镍都殊誉的金昌市,其农业经济,特别是它的种植业的发展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子,才能使全市农业生产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呢?作者认为调整产业结构,改革耕作制度,实行立体种植。是一条既经济又实惠、且带有方向性的新路子。为了在全市开展和推广立体种植的耕作制度,
1991年01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魏宜瑞;苏广宇;
<正> 1、转变观念,强化企业情报意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现代企业劳动中智力因素日益增加,企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靠情报信息生存和进取,因此企业的情报工作首先要破除旧观念,树立情报成果的价值观、“用户至上”的服务观,把情报工作转到为企业技术进步,为发展商
1991年01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