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经济·社会

  • 市场机制与我国农业经济的振兴

    雷宁志;

    <正> (一) 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表明,经济运行中市场机制的运用和完善,几乎成为一条普遍的规律。党的十四大已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这种体制相联系的市场机制将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运行的总体形式。

    1993年0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浅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条件与政府机构改革的关系

    李喜岷;

    <正> 一市场经济体制是迄今为止人们在不断的比较中所发现的最注重效益、最讲求效率的经济体制,但它的运行亦需要一些基本的保证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包括以下这些: 1.兼并的自由。企业之间要能够依据经营能力自由地进行兼并,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保

    1993年02期 6-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浅析我国山区资源开发中障碍科技作用发挥的原因

    谢晓村;

    <正> 一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与山区丰富的资源相结合,对山区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山区资源开发利用中,科技发挥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通过特定的技术措施将自然资源转变为生产及其管理者所希冀的有价值的产品.②通过特定的技术措施提高自然资源

    1993年02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九十年代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动的趋势和对策思考

    高怀忠;

    <正> 当新技术革命的浪潮猛烈撞击着经济大厦的时候,不同区域的决策者们,似乎在一个重大社会命题上达成共识,谁抓住人才,谁就能称雄世界!于是,一场围绕人才的激烈争夺,继八十年代中期之后再度兴起,以沿海、沿江为代表的发达地区,为保持其在国内竞争中的

    1993年02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更要强化市场的调节作用

    杨继斌;

    <正>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条件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PGNP)达到1715

    1993年02期 18-2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市场经济与科技进步

    朱永;

    <正> 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我国经济运行机制是市场经济。随着经济运行机制的变革,必须对各行各业产生影响。那么,实行市场经济对我国的科技事业有什么影响?本文侧重讨论这方面的问题。

    1993年02期 21-2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 对技术改造信贷管理的探讨

    吴明;武英;

    <正> 技术进步活动必须依靠资金的投入来实现。由于技术进步与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都具有风险性,又因为技术进步需要信贷资金的投入,而信贷行为又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预期经济效益的吸引而出现的双向需求现象,使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伴随技术进步全过程并成为技术进步投资的重要来源之一。调整金融结构,大力改革金融体制,改善金融环境,是解决技术进步投资相对短缺,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

    1993年02期 25-2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二次创造在日本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艾军;

    <正> 日本是一个勤奋努力,善于学习的民族,尤其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方面成绩卓著。本文仅从引进技术角度,侧重在方法上,探讨二次创造在日本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一、日本的二次创造创造性从来都是通过具体活动,通过具有独特的、标新立异的、富有想象力的物质和精

    1993年02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与对策

    张根明;

    <正> 中国农村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变迁,在这场深刻的社会转型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日益突出。迅速增加的研究文献表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构成了制约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鉴于此,系统研究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课题。

    1993年02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4 ]
  • 论市场经济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王志斌;

    <正> 为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应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理论指导,研究和解决国有资产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实现社会目标的局限性,寻找国有资产有效规模,界定产权关系,调整现有国有资产存量。只有这样,才能重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1993年02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论我国财政职能转换的几个问题

    丑洁明;

    <正> 财政是国家对社会财力进行分配和调节的中枢,是国家实现其职能不可缺少的方面。在当前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职能的转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财政职能转换的必要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作

    1993年02期 42-4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论经济与教育的有机联系

    陈承明;

    <正> 解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不论是经济还是教育,都与发达国家差距悬殊。如何才能改变落后状况:这不仅要求我们正确认识经济和教育各自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要深刻揭示经济与教育相互制约、相互促

    1993年02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风险投资环境研究

    肖元真;周卫东;

    <正>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普遍发育和重点发展,从长远来说将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建设速度。90年代我国将继续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促使更多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预计200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年产值将达40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超将占总出口超的8%。

    1993年02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6 ]
  • 企业整合: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途径

    厉文世;

    <正>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目前产业组织结构极不合理,集中体现在:(1)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规模经济水平极低。我国至少还有65%以上的企业未达规模经济的要求,“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型工厂在面上铺得很宽,与之相随的投资分散造成各企业资金偏紧,资金调动弹性甚小。

    1993年02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提高激励效果的探讨

    赵怀让;

    <正>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由需求引起的,而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需求。这就告诉我们,如果能诱发人的需求,并使人看到满足需求的可能性,那么我们就可以激励人的行为,从而达到提高人们工作积极性的目的。所以,从管理学的角度讲,激励,就是如何激发鼓励

    1993年02期 57-5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价值问题刍议

    刘开会;

    <正>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越来越重视价值问题。由于这个问题很复杂也很重要,对此加以重视并展开讨论是完全应该的。毫无疑问,研究价值问题必需从对价值的界定开始。我认为,作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应当界定为在主客体关系中,主体对客体效用的意识。价值存在于主客体关系中,单纯的主

    1993年02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贝塔朗菲模型方法论述评

    黄少华;

    <正> 1.源出于拉丁文Modulus的模型(model)一词,意为尺度、样本、标准。自文艺复兴以降,模型方法作为借助模型来揭示和把握原型的本质和特征的方法,对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十分巨大的作用。本世纪中叶,由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一系列横断科

    1993年02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系统科学理论发展的分析及对我们的启示

    贺恒信;曹文强;

    <正> 产生于本世纪40年代前后,70年代以来以一种新的科学方法论流派活跃于国际学术论坛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等等,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克服机械唯物论思想,丰富和发展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产生了积极

    1993年02期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8 ]
  • “新观念”论

    乔健;任凯;

    <正> 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空前巨变的今天,对任何一个不愿在已成澎湃之势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落伍的人来说,建立起一整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观念体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而建立一整套指导、制约、规范人们一切行为的新观念体系的核心,是搞清楚这一体系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以及这些基本内容的具体内涵。笔者认为新观念体系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合作观、公平观和竞争观,而“合作”、“公

    1993年02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以科技为突破口

    顾静珍;

    <正> 在经济超越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劲的生命力。要使县城经济实现新的腾飞,必须紧紧牵住科技这个牛鼻子,加大科技含量,努力增强县城经济的发展后劲。因此,我认为必须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增强干部队伍的科技人员含量。我们感到各级领导科技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发展,因此在使用干部时我们注重:一是对现有干部队伍进

    1993年02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一种新的领导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领导科学原理》评介

    王善波;马来平;

    <正> 领导科学在我国蓬勃兴起已近十年,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正日益加深和拓广,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已感到领导科学这门学科仍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由张长城教授主编的《领导科学原理》(后面简称《原理》)一书最近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理论层次的升华及实际应用的可行性方面都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

    1993年02期 75-7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复关”与企业技术进步

    巢傲文;

    <正> 中国将在今年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一、“复关”给企业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 1.关税的大幅度降低和非关税措施的减少,使国家对大多数产业不再能够施行保护政策,大量的外国产品将直接参与国内市场的竞争,这在有效消除过度保护造成企业技术进步

    1993年02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建立社会主义人才市场的框架与构想

    李国基;

    <正> 建立社会主义人才市场、改革人才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是,要从根本上打破那种垄断的,封闭的、相互分割的、高度集中的人才管理体制,建立开放的、有竞争性、有生机和活力的、统一的社会主义人才市场运行机制,做到单位有用人权(辞退权),人才有择业权(辞职权),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和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加速生产力的发展,加快社

    1993年02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科学计量学是科技管理的理论基础

    谷兴荣;

    <正> 科学计量学是对科学理论、科学规律、科学研究行为和决策行为的计量化、标准化研究体系。科学计量学的研究对象是科学技术自身,它的社会实际意义是客观准确地评价科学技术的活动、优化最佳地设计科学技术研究和决策行为,或为之提供具体的指导和有效的手

    1993年02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