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编辑部2004年03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颜廷武,唐秀宋
农业是喀斯特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和优先领域。面对生境的恶化、资源的稀缺、人口的膨胀等一系列严峻问题 ,喀斯特地区农业惟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才能摆脱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束缚和颓势 ,进而实现整个喀斯特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阐述喀斯特贫困地区农业经济与资源环境态势出发 ,指出可持续农业是喀斯特贫困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并提出了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三大目标和五项原则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新形势下保障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措施。
2004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5 ] - 李慧君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 ,西部的发展不再仅仅局限于国内贸易 ,而更多地放在对外开放上。西部具有与周边国家进行经贸往来的地理优势和人文优势 ,通过这些优势开展同邻近国家的贸易往来对于促进西部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进一步放开市场来搞活西部经济是西部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一条必经之路。
2004年03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9 ] - 张德强,谭晶荣,罗丹
本文以贫困地区宁夏盐池县农村为例 ,对老龄人口致贫情况进行了分析 ,得出老龄人口致贫的原因包括自然灾害、社会制度、社会心理、伦理道德等几个方面。然后针对致贫原因 ,提出了在贫困地区农村建立老年人养老保障的几点思考。
2004年03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9 ] - 田俊迁,李少沛
本文属教育部重点人文社科项目“东突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治稳定”的一部分。主要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影响甘肃省民族关系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2004年03期 13-1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9 ] - 朱清海,李崇光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而产业集群又是技术创新的有效形式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金融制度创新 ,通过其技术创新效应和制度创新效应 ,发挥着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 ,必须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 ,为风险投资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004年03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54 ] - 廖鲁海,谢霞
本文阐明了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在深入分析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企业领导和员工应转变观念 ,共同支持信息化建设 ;以应用为核心 ,建设企业信息系统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重视人才培养 ;突破资金“瓶颈” ;进一步改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外部环境。
2004年03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4 ] - 李俊,胡碧玉,唐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速 ,城市土地经营的治理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城市认可、接受和推崇。本文梳理了城市政府经营城市土地的几个重要环节 ,初步分析了城市土地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而探讨了城市土地经营的制度创新 ,以期为新一轮城市改革热潮提供指导。
2004年03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3 ] - 蔡刚,熊黑钢
绩效评价是企业管理要求的一个重要内容 ,绩效评价方法和指标 ,要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目前国内市场日益国际化 ,以净利润评价指标为主的经营绩效评价系统难于适应企业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用于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 ,介绍了主成分分析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2004年03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54 ] - 刘大勇
中国区域信息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而区域信息化水平的差异又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 ,因此 ,要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 ,逐步实现经济“趋同” ,就要求各区域 ,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加快信息化建设 ,实施以信息化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战略 :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和政策支持 ,积极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 ;加快信息人才培养 ,完善用人机制。
2004年03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6 ] - 倪娟芝,姚万禄,何小虎
20世纪 90年代后 ,农村经济生活内容丰富 ,农户经营活动兼业化趋向强烈 ,农民的经营分化在更加广泛的范围进行 ,将农民分化变成社会化过程。分析其社会动因 ,可知是自然发展、经营模式、家庭结构等因素造成的收入差异引起的。其实质是农村社会结构调整、重构的变迁过程 ,是农民接受现代文明 ,实现自我改造和城市文明逐渐渗透到农村社会的过程。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看 ,这种分化是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文明演进的过程 ,是中国农村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任其发展 ,过度分化则会孕育着未来的危机 ,因此 ,应对过度分化采取调控的政策。
2004年03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80 ] - 杨林娟
通过对甘肃省农村金融现状的分析 ,认为农村资金多渠道分流、金融资源非农化加剧 ,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导地位弱化 ,农村信用社经营困难、经营运作乏力 ,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服务农村经济功能存在缺陷 ,是影响金融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由此提出减少资金分流 ,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引导农业银行把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业和农村 ;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 ,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的作用 ;合理定位农业发展银行金融服务范围 ,充分发挥其政策性金融职能的政策建议。
2004年03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1 ] - 沈萍
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因素有很多 ,但最根本的是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有关。在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 ,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职能和功能 ,实现对经营权的有效监督和控制有重大意义。但要保证独立董事制度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作用 ,必须解决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问题。
2004年03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7 ] - 李成,张鹏
融资租赁是 2 0世纪 6 0年代世界金融创新潮流的产物 ,自其产生以来的短短 4 0多年间 ,已经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并对其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 ,然后着重分析了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存在的微观基础 ,指出了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将国际经验与我国实际相结合 ,提出了促进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措施。
2004年03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6 ] - 刘旭东
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改革后出现增长减缓的趋向 ,在诸多原因中 ,笔者认为 ,改革后的社会心理压力所造成持续性的心理焦虑是导致公民健康水平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解决的途径是提高社会发展的公共水平 ,改善社会心态 ,把提高公民的身心健康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2004年03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8 ] - 张军,徐小钦
发达国家对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研究较早且相对成熟 ,各种退出渠道的运用因国家、经济周期等不同而各异。在创业板上市只是风险投资退出渠道中的一种 ,而不是唯一的一种 ,创业板对风险投资退出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所以我国在积极建立创业板的同时 ,还应探索多元化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
2004年03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63 ] - 李敦瑞,张先锋,王代敬
本文运用旅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出发 ,详细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市场需求环境、供给环境与旅游企业发展的竞争环境和技术环境状况。
2004年03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4 ] - 申自力
在我国 ,一方面是国民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 ,另一方面是心理咨询服务职业化进展缓慢。造成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心理应激因素的体验者多缺乏经济承受能力 ,并且多被动求助者 ;二、国民受传统文化影响形成的内省人格及宿命论观念 ;三、心理学应用水平较低 ;四、缺乏完善的职业规范 ;五、缺乏适合我国社会背景的咨询理论、技术和方法。
2004年03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2 ] - 刘衍桥,王代敬
本文从“交易信息不对称”这个角度来看社会中介服务产生 ,并简单分析了社会中介服务产生的必然性、社会中介服务的作用及其发展前景。文章最后列举了三个实例证明“信息不对称”与社会中介服务产生的因果联系。
2004年03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1 ] - 高亚芳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同步快速发展起来的旅游高等教育 ,是我国旅游专业人才 ,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才的主要培养机构 ,因此 ,迫切需要探讨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问题 ,以期促进二者的良性健康发展。
2004年03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51 ] - 张玉泉,李俏
这个时代的基础是个人权利的尊重 ,应把社会看作是全民的社会。艺术应该变得更有意义 ,因为艺术不仅是依其风格与技艺来欣赏的 ,而且可以依据它的社会文化背景来欣赏 ,艺术的社会学转型已经势在必行。而艺术的社会学转型更重要的是采取开放的心态 ,与社会文化和当代艺术发展的趋势紧密结合。让艺术不再和生活对抗 ,也不再和公众对立。艺术家、艺术品和公众相互依赖 ,可以促进我们进一步理解社会形成的 ,更广泛的社会沟通的过程。因此 ,推动艺术的民主化进程将对艺术的发展起到不可限量的作用。
2004年03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8 ] - 李朝东,牛正兰
近现代以来我国对教育领域所遇到的问题作了不少改革尝试 ,但教育的弊病却并未根除。我国教育的病根 ,并不在教学手段、形式的改革和教育各部门的建制上 ,而在贯穿于其中的教育基本理论的思想建构上。本文主要探讨了胡德海先生关于教育学基本理论的反思与建构 ,他运用深刻的辨证思维对教育学的诸多理论问题进行了正本清源的梳理 ,对促进我国教育研究事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2004年03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9 ] - 张樱樱,唐礼勇
信任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 ,是在对未来事件的不可预料中产生的。根据来源和对象的不同 ,信任所预期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本文从信任的来源入手 ,将它分为三个方面 :基于个人、基于制度和基于信誉的信任。探讨各个视角下信任的建立方式及其发展过程 ,以期对信任理论的演进形成一个综合的概念。
2004年03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44 ] - 胡晓红,乔煜
允诺禁反言原则是英美合同法中的重要制度。本文采用历史的、比较的方法对该制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 ,以期对我国的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2004年03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7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3 ] - 袁峥嵘
知识产权作为私权的合理性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虽然传统的所有权理论都是以有形物作为其研究对象的 ,没有直接涉及知识产权 ,但是 ,由于传统产权权利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天然联系 ,对传统财产权理论的价值的发掘 ,有利于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知识产权的哲学理论依据。本文试图从一些启蒙思想家的理论以及法律经济分析理论中为知识产权理论找到有益的借鉴。
2004年03期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8 ] - 冯渊源,邓小兵
如何明确新闻采访权的概念、性质及内容 ,是未来的《新闻法》立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即对此进行了探讨 ,试图对相关的立法活动有所裨益。
2004年03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1 ] - 罗锐
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 ,考察了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基督宗教在华传播的基本状况 ,分析了基督宗教的传播为什么能够在这一时期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 ,并总结了这一成功的启示意义。
2004年03期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67 ] - 路宪民
2 0世纪是科学技术大发展并全面改变人类生活的时代 ,由此而来的是科技万能论的盛行。网络媒体的出现 ,人们再一次沉醉于科技万能的神话 ,论者多从网络对传播及社会的影响进行探讨 ,而对网络的产生及由传播科技向大众媒介转化的社会作用很少涉及。本文试图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及文化范式的转化入手 ,对网络由传播科技向大众媒介转化的社会因素予以分析。
2004年03期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8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