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经济·社会

欠发达地区开发研究

  • 西部地区省际贸易空间差异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王兆峰;陈盼;

    省际贸易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本文利用省际贸易差额数据以及各省的铁路交流数据分析了西部各省的地区开放程度以及合作关系,发现西部各省的贸易处于逆差状态,各省间地区开放度还处于低水平状态,对拉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011年02期 v.29;No.123 5-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3 ]
  • 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以典型区域为例

    陈润羊;

    在综述了可持续发展评价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采取统计分析、实地调查和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甘肃省天水市、辽宁省锦州市、浙江省温州市、江西省赣州市和江西省抚州市等4个典型区域、5个典型类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为协调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构建了一套4级叠加,逐层递归的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生产发展、生活保障、环境友好和社会文明4个系统、18项指标构成。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并对5个典型类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的新农村建设初始年,只有温州是高度可持续发展水平,锦州为一般可持续发展水平,赣州、抚州和天水尚处于新农村建设的低级可持续发展水平。

    2011年02期 v.29;No.123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4 ]
  • 中国县域文化与居民性格研究导论——以甘肃省为例

    张海钟;

    县是中国行政区划中的基本单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行政组织机构。中国人的区域文化认同主要是以县为基本单元,所谓乡情、亲情都负载在县这个概念之中。县意味着家乡、亲人、亲戚、老乡,到了县境,就意味着安全感、归属感。在数千年的文化和社会变迁中,中国以县为地理、历史、社会、政治、经济、心理区域,积淀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地域文化群体性格,这些群体性格反作用于地域文化,相互助长,成为地域文化特色的核心特质。这些特质具有潜隐性、固着性、排他性,有些县域文化性格比较积极、宽和,与主流文化匹配润和;有些则比较消极、狭私,与主流文化相对抗。从文化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角度,开展县域文化与居民性格研究,为区域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具有独特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2011年02期 v.29;No.123 17-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4 ]
  • 甘肃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初探──谈我省企业商业秘密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刘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竞争已不再局限于对物质资源的争夺,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的获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这就使得一些企业常常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取另一方的技术、经营秘密,以达到击败对手、占领市场的目的。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来防止或减少由于商业秘密流失而带来的损失。甘肃省企业商业秘密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效率低下、管理制度滞后,大大降低了商业秘密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分析甘肃企业商业秘密管理的缺陷,探讨具有现实意义的商业秘密管理方法和出路。

    2011年02期 v.29;No.123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0 ]

经济论坛

  • 论我国现阶段再生资源法规政策的缺位与对策

    王培暄;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可持续战略指导下,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日益将循环经济理念贯彻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的实施方略中,而其中德国、美国和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更是注重对可再生资源的立法活动,通过法律手段推进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工作。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可再生资源法规政策方面仍存在明显的不足与缺位。因此,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加强与完善有利于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法规与政策。

    2011年02期 v.29;No.123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2 ]
  • 产业集群研究的新视角:新经济社会学理论述评

    陆辉;

    产业集群究其本质来说,它是一种劳动分工与协作的制度性安排,它是基于一定的区域文化积淀、通过区域成员间社会网络的互动而得以构建的,也是嵌入于区域特定的文化习俗、价值规范和网络成员信任网络之中的。本文在梳理了新经济社会学产生和发展的脉络、深入分析其核心概念及其基本理论主张的基础上,运用新经济社会学理论剖析了产业集群在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经济社会学特征,为产业集群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

    2011年02期 v.29;No.123 29-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5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9 ]
  • 美国奥巴马政府金融监管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刘万明;陈立泰;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奥巴马政府在全球率先实施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全面、最彻底的金融监管改革。此次改革是对美国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反思的产物,虽然从根本上符合美国的金融安全和发展利益,但也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共识和呼声。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在全球树立了标尺形象,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2011年02期 v.29;No.123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7 ]
  • 经济学视域下江苏沿海开发的历史演进

    王英;潘抒灵;

    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江苏是我国海洋经济开始最早的地区之一。不同时期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古代海洋经济特点是以海盐生产为主兼渔副业,淮盐是苏北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产品。由于自然条件和时代变化的影响,近代江苏沿海地区传统海洋产业出现了衰退的局面,"废灶兴垦"得到发展,海洋产业结构变动不居。建国初期江苏海洋产业保持平稳。改革开放之后,海洋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江苏海洋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和规划,海洋经济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正逐步扩大。通过海洋产业推动江苏经济发展成为共识。

    2011年02期 v.29;No.123 38-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1 ]
  • 现代性视域下的经济利益实现读写

    邰鹏峰;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现代性首先是人类经济实践活动的产物,与现实经济生活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价值通约性、物性化、世俗性是现代性自身的三个维度,也是我们透视经济利益实现的三把钥匙。在"禁欲主义的节俭"的理念指导下的经济行为可以获得既定的经济利益,而经济利益的实现又会催生出对精神利益的追求,精神利益的获得性强化进一步推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利益主体利益价值的实现。对这一路径进行现代性解读,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重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建设、倡导责任伦理的重要性。

    2011年02期 v.29;No.123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知识溢出价值论

    王立平;王健;王航;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传统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的时代产物,知识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与突破。知识溢出价值论是指知识溢出的接受者(价值主体)利用溢出知识(价值客体)进行模仿创新所创造的价值,或者是知识溢出的接受者利用溢出知识所节约的与R&D投入相当的研发成本。知识溢出价值具有价值量的递增性、价值决定的独特性、价值量计量的复杂性和价值实现的非让渡性等独特的特征。知识溢出价值创造一方面取决于知识创新者创新知识的创新性与经济适用性,另一方面取决于知识溢出价值主体吸收、消化与模仿创新能力。知识溢出价值论的提出融合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新经济增长理论精髓,知识溢出价值论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是知识价值论的超越与升华。

    2011年02期 v.29;No.123 46-4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2 ]
  • 我国跨境资本异常流动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辛佳临;

    本文采用宽口径测算了我国跨境资本异常流动的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实证模型,分别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热钱流入和资本外逃规模的影响因素,探讨跨境资本异常流动与国内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热钱流入与资本外逃并存,近几年来在总量上呈现出双双扩大态势。热钱流入受国内外利差、外贸依存度、证券资产价格因素的正向影响,受人民币汇率预期、通货膨胀率、外债负债率因素的反向影响,GDP增长率对热钱流入的影响不显著。诸多影响热钱流入的因素,也同样会影响资本外逃,说明了热钱流入有突然逆转成资本外逃的可能性。而对热钱流入和资本外逃作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二者之间的联系。

    2011年02期 v.29;No.123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7 ]
  • 中部粮食主产区农田水利投资绩效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朱云章;

    中部粮食主产区如何通过提高农田水利投资绩效,加强本区域农田水利建设、保障粮食持续增产任务艰巨。本文基于河南省两时期综列数据分析,发现河南省四大区域无论是在旱涝保收面积比重的提高还是农户及非农户投资效率方面的确存在差异。为此,中部粮食主产区需要通过调整农业产值占比不同地区的投资策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在提高旱涝保收面积比重的同时改善原有旱涝保收农田质量,引导各地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2011年02期 v.29;No.123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78 ]
  • 职业自由价值论

    高景芳;

    职业自由的价值可以从伦理、经济和社会三个向度上展开。对职业自由加以伦理评价,旨在判断职业自由自身固有的目的性价值。职业自由不但本身就是价值目标,它还有助于促进人的谋生能力的拓展,有助于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职业自由的经济价值,是指职业自由对于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职业自由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有利于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扩展和深化。职业自由的社会价值,就是职业自由对社会进步需要的满足。职业自由有助于个人融入社会,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有助于社会结构的变迁。

    2011年02期 v.29;No.123 63-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3 ]
  • 横向科技政策的成功运用——以色列软件产业发展对中国软件产业转型的启示

    刘小军;涂俊;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横向技术政策的定义、观点和理论,以及对以色列横向技术政策的评价。随后对以色列的软件产业发展包括外部条件和科技政策的运用以及最终的成果作了分析。最后,针对中国软件产业现状及发展情况、借鉴以色列的成功经验提出一些建议。

    2011年02期 v.29;No.123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3 ]

社会纵横

  • 自由与和谐的统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基于基督教的自由思想与儒家的和谐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影响的分析

    陆耀明;

    基督教的自由思想促进了西方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也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儒家的和谐思想对中国社会与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超越基督教的自由思想与儒家的和谐思想,坚持自由与和谐的统一。

    2011年02期 v.29;No.123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 社会资本与乡村治理——以广东省惠州市P村为例

    胡涤非;魏远志;陈海勇;

    乡村治理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一环。社会资本是一个解释性很广的概念,它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结构,进而反映出社会治理的总体状况。从社会资本内在的信任、网络与规范三个维度对乡村治理状况进行量化分析,从创建积极社会资本的角度探索实现有效乡村治理的对策和建议,这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2011年02期 v.29;No.123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7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48 ]
  • 论日本在华投资企业撤资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

    佟东;

    2008年以来日本经济出现衰退,其幅度已超过欧美等主要西方国家,列经济衰退榜首,许多日本跨国企业的母公司纷纷参与政府号召的自我救赎行动,减少国外子公司投资或者将其撤回本土。迄今为止,对日本在华投资企业撤资问题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鉴于日本对华撤资问题日益显得突出,因此有必要对日本在华投资快速增长后的撤资原因及对中国产业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日本在华投资企业撤资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在对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历史进程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日本对华撤资的原因,探究日资撤出对我国产业结构所造成的影响。

    2011年02期 v.29;No.123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5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68 ]
  • 中国住宅市场的问题与对策

    顾书桂;

    高房价是中国住宅市场问题的核心。受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多重影响,中国优质住宅不能成为社会收入再分配的工具,普通住宅成为地方政府生财的工具,廉租房建设几乎没有排上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解决中国住宅市场问题的关键,是尊重住宅市场的运行规律,完善住宅市场体系,不仅要建设真正的优质住宅,提供必要的廉租房,更重要的是确保普通住宅数量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价格维持在社会公众的承受能力以内。

    2011年02期 v.29;No.123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51 ]
  • 国外住户节能行为的机理、促进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刘宇伟;

    节能对我国和世界的低碳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回顾住户节能的研究现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形成住户节能行为的机理,评介发达国家促进住户节能的相关策略,最后归纳了这些策略对我国开展住户节能研究的启示。

    2011年02期 v.29;No.123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7 ]
  • 论民生与民主

    林祖华;

    近年来,民生与民主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但对于民生与民主两者的关系却认识不一。正确理解民生与民主的关系,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民生不仅包括人民的生计与生活,还包括人民的政治需求、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包括人的生命价值、健康价值和尊严价值等内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民生和民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更不能将它们对立起来。

    2011年02期 v.29;No.123 104-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5 ]
  • 通过充分协商来化解社会矛盾——协商民主视野下的社会管理与创新

    侯莎莎;

    协商民主理论倡导公民通过自由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议等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通过协商民主鼓励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可以增强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效果,建立劳资共赢的工资协商制度,增强各级党政组织公信力,减少恶性群体事件发生,对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011年02期 v.29;No.123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8 ]
  • 基于人力资源外包的企业劳动保障责任承担机制研究

    岳宗福;

    人力资源外包导致了雇主责任的分散化和多元化,劳动保障责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同样面临着分散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在企业人力资源外包不断拓展并成为一种竞争战略的背景下,传统的单一企业承担劳动保障责任机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有必要探索企业承担劳动保障责任的新机制。因此,本文提出了外包提出方承担劳动保障责任、外包承包方承担劳动保障责任及外包提出方与承包方共同承担劳动保障责任三种模式,分析了每种模式的运作机制。

    2011年02期 v.29;No.123 111-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4 ]
  • 陕西地方高校社会科学期刊发展问题研究

    商存慧;石香丽;

    高校社科类期刊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通过深入分析陕西地方高校社会科学期刊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入手,从提高期刊质量、建立期刊品牌,推进体制改革、增强期刊业发展活力、改善经营模式、建立严格的市场淘汰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2011年02期 v.29;No.123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科学与哲学

  • 现阶段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形成机制与应对之策

    岳彬;郭海奇;

    当前,以利益失衡为主要诱因的人民内部矛盾已经开始经常的、集中的、大量的产生,出现在诸多不同的领域。这些矛盾,既有历史上的矛盾的延续,但更多的是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其外部特征与内在的生成机制,也与既往有了明显区别,需要我们认真把握和妥善解决。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加强经济建设,夯实物质基础;加强制度建设,协调利益关系;加强政治沟通,做好群众工作,是现阶段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科学方法论。

    2011年02期 v.29;No.123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 ]
  • 论重庆人文精神的定位与构建

    唐世刚;杜斗恒;

    重庆是有3000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又是最年轻的直辖市,它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是历史与现代的契合。依据重庆蕴含的历史积淀和现代精神,以及重庆的地方特色,可以将重庆的人文精神概括为"爱国忠诚、奉献协作、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热情直爽"。要构建"重庆人文精神",必须加快教育、科学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高市民道德素质。

    2011年02期 v.29;No.123 124-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惠芳;顾伟伟;

    从现实出发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必然要求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个当代性问题,它具有理论和实践的两重性,提升哲学高度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科学研究范式的内在路径。创新研究范式应注意把握哲学思想体系和叙述体系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叙述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切近把握与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创新须始终围绕这一原则进行。

    2011年02期 v.29;No.123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9 ]
  • 德赛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逻辑关联

    范丹卉;

    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传入中国,这与当时的文化环境有密切联系。文化环境的变化促使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扬德赛精神,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准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则为德赛精神的具体化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二者之间存在着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螺旋式上升的逻辑关联。

    2011年02期 v.29;No.123 132-135+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6 ]
  • 公民权保障视野下的政府绩效分析

    王肃元;

    政府绩效是评判政府治理水平和运作效率的重要依据,是政府的工作成就或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积极效果,提高政府绩效的最终目的是让人生活的更加幸福,而公民权利的保障水平是其生活幸福程度的直接体现。因而,研究政府绩效与公民权保障的内在关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1年02期 v.29;No.123 136-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9 ]
  • 欧盟基改食品资讯强制披露与消费大众参与

    夏黑讯;

    基改食品作为一种信任商品,因其特殊性和专业复杂性,在其资讯披露不足时,会影响消费者的认知,阻碍消费者理性思考与判断,影响对基改食品的信心和对相关政策法规的信任。为有效减低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欧盟以消费大众利益为核心的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对基改食品资讯一方面实行强制披露制度,从形式上保障消费大众的资讯权与选择权;另一方面通过消费大众民主参与基改食品资讯强制披露机制,从实质上保障消费大众合法利益,巩固消费者主权。欧盟的消费大众民主参与机制,体现和推动了欧盟基改食品政策的民主性与治理的正当性,并对我国和其他国家与国际组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11年02期 v.29;No.123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5 ]
  • 董事法律地位之再思考

    孙宏涛;

    关于董事的法律地位,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学者各持不同的观点。事实上,无论代理说、信托说、委任说还是法定关系说等都不能清晰、合理地解释董事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对董事法律地位的分析应当与董事的定义联系起来,将其区分为作为机关的董事和作为机关任职人的董事分别进行分析。

    2011年02期 v.29;No.123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43 ]
  • 从我国检察权的性质看司法权的核心主旨:一种基于历史溯源与文本考据的思考

    曹志瑜;

    文本考据的方法有助于我们重新考察、认识中国检察制度的渊源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控权、护法与不同属性表征的内容层面和形式层面的检察权性质问题,从而确立我国司法权的核心主旨——"人民权利"。

    2011年02期 v.29;No.123 149-152+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6 ]

新闻与传播

  • 2006—2010年历史文化纪录片叙事特征分析

    曹陇华;马昊莹;

    新世纪以来,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创作呈现上升的趋势,叙事视角的多元化倾向使纪录片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2006—2010年是中国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其意义在于主流话题以一种新的叙事方式和形态为观众所接受,从而实现了主流话题的普及与再现。本文以2006—2010年在中国网络电视台——《人文历史—纪实台》中播放的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为样本,对具有代表性、典型特征的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在叙述话语、叙事内容、叙事视角三个方面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2011年02期 v.29;No.123 153-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38 ]
  • 美国报业报网融合的赢利模式

    张荣;曾凡斌;

    赢利模式,又称商业模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特有的赖以赢利的商务结构及其对应的业务结构。本文回顾了美国报业的赢利模式的历史发展概况,指出尽管这些美国报业的报网融合的赢利模式有一些创新的例子,但整体来看,美国报业的报网融合还是没有产生一个完善的赢利模式。本文强调美国报业的报网融合的赢利模式要在历史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但是这样一种发展又需结合报网融合本身的特点提出,并且要建立在提供独特价值、难以模仿、脚踏实地的基础上,才是一个可持续的成功的赢利模式。

    2011年02期 v.29;No.123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1 ]
  • 试论我国新闻出版业软实力现状与发展之路

    杜建华;

    由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转变,软实力的提升既是绕不过去的一个槛,又是迎头赶上的希望所在。本文在分析我国新闻出版业软实力现状及存在问题后,提出需要从器物(物质)、制度、思想内容和人才培养造四个方面建设与提升新闻出版软实力。

    2011年02期 v.29;No.123 165-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9 ]

文化艺术

  • 敦煌壁画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与教学中的意义

    尹立峰;

    敦煌壁画艺术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神和审美意趣,通过对敦煌壁画艺术的探索研究,从中审视中国艺术的精神灵脉。通过空间、造型、色彩等艺术表现形式特色的分析,揭示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以及对当代中国画创作和教学的重要启示意义。

    2011年02期 v.29;No.123 17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48 ]
  • 试论古代咏物文化的人文精神

    党天正;

    人文精神乃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审视自然,反观人生,感悟生命,是传统文化的一贯精神。作为沟通天人、比附道德、借物抒怀的咏物文化,始终濡染着我国传统文化的鲜明色彩,浸润着强烈的人文精神,诸如咏物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昂扬奋发、积极有为的入世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己利他、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高标特立、刚正持节的人格精神,威武不屈、贫富不移的忠贞精神等等,都无不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华。咏物文化归根结底是人的文化,是人文精神浸渗的结果。自然万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也正是人的精神,是中华人文精神的艺术外化。

    2011年02期 v.29;No.123 173-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0 ]
  • 锅庄舞:西部人文、社会中的体育价值探究

    毕研洁;

    依据锅庄舞的历史文化,用社会学、民族学、体育学探析锅庄舞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深层次的理论研究,突出锅庄舞动作形态的律动模式,以及当代锅庄舞文化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西部民族聚居区、乃至城市中心大众对它的文化认可,以期为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

    2011年02期 v.29;No.123 179-182+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0 ]
  • 论戏剧文化的作用——从甘肃建设戏剧大省说起

    张革新;

    戏剧文化是一种巨大而又无形的精神力量,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道德追求、审美情趣。甘肃建设戏剧大省,其核心是戏剧文化建设,戏剧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发挥戏剧文化的精神力量,通过戏剧文化树立的价值观,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2011年02期 v.29;No.123 183-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排球意识的培养

    邓通图;陈爱华;

    针对目前青少年排球运动训练现状,就培养排球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增强排球意识的培养途径,旨在为广大青少年教练员提供理论参考。

    2011年02期 v.29;No.123 187-1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7 ]
  • 从范宽《溪山行旅图》看中国画的意象构成

    牛勇;

    意象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特征,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审美意象的基本结构。抽象的笔墨语言符号是中国画意象构成外化的主要手段。文章以范宽《溪山行旅图》为例,重点从以点造意、以线造型、以面造势三方面探讨中国画的意象构成及对当代中国画发展的启示意义。

    2011年02期 v.29;No.123 19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4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