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经济·社会

专题:元宇宙与社会工作

  • 元宇宙: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社工实验室迭代升级的新视点

    任文启;马悦;

    社工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历程,经历了单面镜时代、影像录播回放时代、专业系统软件模拟应用,以及现在的云平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等,目前已迭代至第五代,正在将最新的AR与AI技术应用其中,形成了新的社会工作实验室建设业态。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对人们日常的交互关系产生极大影响,虚拟在场技术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替代功能,而“元宇宙”概念的出现,正好迎合了这一需要。在“元宇宙”的视点下,结合新文科建设的需要,应对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面对的问题和社会工作实验室发展困境,利用虚拟在场技术可以构建出合适的镜像世界用于改进教学和实务研究,并通过现有软硬件的更新产生的技术沉淀和科技支撑,发展配套的制度系统,促进社会工作实验室建设出现适应现阶段需求的新迭代。

    2022年03期 v.40;No.168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 元宇宙与社会工作的虚拟转向

    赵玉峰;

    元宇宙将形塑社会生活形态,以关注民众生活为职业使命的社会工作应加强对元宇宙的研究。人和情境作为元宇宙和现实世界的共通点,是元宇宙社会工作开展的基础。社会工作在元宇宙中会面临新挑战,但同时反向推动社会工作技术的变革,社会工作者的常规情感劳动可能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元宇宙社会工作方法论在沿袭原有规则基础上会有所变革。元宇宙是后人类社会来临的表征之一,面对数字化、智慧化浪潮的冲击,社会工作应及时进行虚拟转向。

    2022年03期 v.40;No.168 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下载次数:5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 论R.G.佩弗对剥削理论的规范性阐释

    李明谦;

    R. G.佩弗作为马克思主义道德和正义理论的“重构者”,构建马克思的规范性理论。从佩弗对剥削的论述出发,明确佩弗对剥削的初始不正义的阐释,并通过对剥削概念和相关思想家观点的评述,来理解佩弗构建的剥削规范性理论。再回溯到马克思的经典文本来阐述笔者对剥削理论的理解,进而反观佩弗剥削理论中的罗尔斯倾向,明确唯物史观不能完全与罗尔斯式的正义理论兼容,但可以对此理论做一定吸纳,来构建真正符合马克思理论语境的规范性理论。

    2022年03期 v.40;No.168 1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 ]

心智与智能

  • 哥德尔与人工智能

    陈龙;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可以表述为没有机械定理证明机器(或程序)能够只证明全部真的数学命题。它不仅仅是一个确定的逻辑定理,还对数学真理的本性以及人心与机器的关系等哲学问题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两个角度讨论哥德尔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第一部分从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出发,以此为工具来考察“人心胜过机器”反机械论中著名的“卢卡斯—彭罗斯论证”以及“哥德尔析取式论证”;第二部分则集中讨论哥德尔对图灵关于机械程序分析的看似不一致的评论,一方面他毫无保留地赞成图灵关于机械程序的分析,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断言图灵的分析中包含一个“哲学错误”,这个错误会导致图灵的分析为“人心无法超出机械程序”提供证据。最后从科尔纳对哥德尔式反机械论的最新研究以及当代人工智能在数学定理发现与证明方面的最新进展对哥德尔与人工智能的讨论做一些评论与展望。

    2022年03期 v.40;No.168 2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 ]
  • 笛卡尔与人工智能:“我思故我在”作为智能测试标准的可能性

    张伟特;

    笛卡尔作为西方近代哲学奠基人,开启了主体性哲学和认识论转向。对人和机器的本质的系统思考,促使笛卡尔提出了语言测试和理性行为测试作为判断智能的标准,但是他的机器理论和身心二元论框架使得他认为人工机器不可能通过这两个测试。因此,笛卡尔预言人工智能并无可能。本文论证笛卡尔哲学具有极大的复杂性,这个不可能性预言并未耗尽笛卡尔哲学思考人工智能问题的理论潜力,他的身心三元论框架在理论上并未排除人工智能机器的可能性,而且最具启发性的是,《沉思集》还潜在地提供了第三个更有潜力的智能测试标准:“我思故我在”测试。

    2022年03期 v.40;No.168 3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下载次数:1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 ]
  • 维特根斯坦和人工智能——从计算语言学的发展看维特根斯坦的影响

    沈洁;

    维特根斯坦关于语言、理解、概念、认知、心智、数学基础和机器思维等话题的哲学思考都可以从人工智能的视角来加以探讨。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自然语言处理发展进程中,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对计算语言学中的某些发展产生了实质影响,这种影响是经由其学生麦斯特曼及其领导的剑桥语言研究小组而发生的。详细考察这段特殊的历史,藉此探究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究竟是如何实际上对计算语言学发生影响的,由此呈现出哲学如何能影响人工智能中的一些特定领域。

    2022年03期 v.40;No.168 5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下载次数:6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科技与经济

  • 中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对流动人口长期居住决策的影响——基于微观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

    胡晶晶;苏诗琴;

    随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租赁住房成为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数据,从承租人的微观视角对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对城市流动人口长期居住决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对于城市流动人口的长期居住决策会产生显著影响,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程度越低,流动人口越倾向于流出当前所在城市。而且,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对于流动人口长期居住决策的影响在不同层级的城市和不同技能的人群中存在显著差异。省会城市流动人口在做出长期居住决策时受租赁居住质量的影响更为深刻,而非省会城市流动人口则对住房租赁权益保障更为重视;高技能流动人口在做出长期居住决策时更重视租赁居住质量,而低技能流动人口则更重视租赁的权益保障质量。因此,应当多措并举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2022年03期 v.40;No.168 7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0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 ]
  • 有条件的信任:引入职业经理人会影响企业家族化治理吗?

    刘金龙;吕鹏;

    许多研究认为契约治理是关系治理的替代性治理机制,现实中两者的共存关系却往往被忽视了。本文根据职业经理人是否拥有企业组织权力(职业经理人担任企业总裁或总经理)和是否获取企业实质控制权力(职业经理人负责企业日常运营)两个维度,建构了职业经理人对企业控制权的类型学。从这个类型学出发,研究职业经理人与家族化治理之间的关系。通过使用中国私营企业调查(CPES)的数据,发现职业经理人的治理地位影响着企业家族化治理的程度。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可以降低家族化治理;但是在职业经理人强控制的企业,反而增强了家族化治理,这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外界制度约束,企业主通过加大家族化涉入以逆向约束代理风险。在中国私营企业面临“接班潮”的今天,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认识企业治理结构的复杂性,为如何更好地发挥职业经理人的作用提供了微观的注脚。

    2022年03期 v.40;No.168 8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 ]

跨学科研究与理论创新

  • 语言与语言行为的整合结构及其心理化路径——心理生命与理论物理之二

    杨英锐;

    本文旨在讨论语言和语言行为,并遵循三条脉络。第一条脉络是布尔巴基学派结构主义,其中引入了语言,特别是科学语言中的句法/语义双腿结构,涵盖了逻辑学、决策论、博弈论、集合论和规范场论;介绍了哥德尔和塔斯基双子定理中创造的各种精细形式结构和元数学结构。在对语言游戏的考察中,引入了规范场论等八种不同的数学结构。对本文所涉及的数学结构和物理学模型,都做了详细的说明,以提高可读性。第二条脉络是应用理论物理对语言和语言行为模型化。其一,我们发现了语言的全局性和语言行为的局域性,从而建立了两者统一的规范场论模型。其二,在假设语言无内容性的条件下,我们对语言和语言行为分别做了几何锥化处理,从而建立了语言与语言行为的狭义相对论模型。其三,发现了语言行为的非对易关系,语言游戏的波函数本质,以及对语言行为公共观测的狄拉克结构。在此基础上,引入了语言和语言行为的量子化模型。其四,引入了语言优势的概念作为稀缺资源,关注了语言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从而将语言社会做了弯曲化处理。在语言游戏中引入竞争机制和帕累托效率,进而定义了弯曲语言社会的曲率和引力。于是,引入黎曼几何中的局域标架与联络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这是语言社会的广义相对论模型。第三条脉络是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变迁与发展。首先,注意到了早期维特根斯坦对语言,尤其是形式语言规则化的追随与训练。其次,还注意了中期维特根斯坦的挣扎与求索。从形式语言的哥德尔不完性定理出发,悟到了语言游戏的规则不完全性原理,从语言行为提炼出语言游戏的概念。进而,注意到了后期维特根斯坦对主观确定性的回归,及其对语言游戏规则化的追求与信仰。最后,在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的概念转换之间,维特根斯坦在其世界图式中找到了心理游戏不可或缺的位置。这样,维特根斯坦就为我们蹚出了语言和语言行为的心理化路径。

    2022年03期 v.40;No.168 9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7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 ]

  • 主编的话

    <正>春去夏至,新一期《科学·经济·社会》又如期与大家见面了。我们希望能锤炼杂志独特的风格:追踪前沿热点但保持冷静,守卫经典传统亦重视创新。元宇宙是今年本刊一直关注的议题,本期刊载了两篇其与社会工作相结合的探讨成果。任文启、马悦的文章以新文科建设为背景,回顾了社工实验室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其在元宇宙时代下的路向。赵玉峰则从元宇宙背景下社会工作的挑战与机遇出发,认为社会工作的虚拟转向是其因应元宇宙的必然要求。元宇宙与社会工作,一“新”一“旧”的交融与对话,颇具学术新意与价值。

    2022年03期 v.40;No.16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顺利举办广义论证理论研讨会

    <正>2022年4月9日至10日,由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主办的广义论证理论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南校园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此次会议。

    2022年03期 v.40;No.168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下载本期数据